阳光心灵工作室
当前位置:首页  >  心海导航

培养孩子的敬畏之心

9/22/2024 4:50:23 PM    作者:管理员    37次浏览   

作为父母如何在立规矩中体现自己的敬畏之心呢?首先立规矩要认真不能随便;其次立规矩需要有合理的惩罚。

立规矩不能随便。这需要规矩的内容、制定规矩的过程,以及执行过程都是合理而且认真的。由于家规的对象是发展中的孩子,所以内容及其表达都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关于如何根据孩子的年龄制定合理的规矩,我推荐大家参考黄陈怡文所著《爱的管教:两代哈佛人的成长经历》-书。黄陈怡文是一位在中国台湾地区长大在美国生活的妈妈,曾获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硕士,她通过在家教育的方式培养了自己的四个孩子。书里面有非常详尽的各年龄的规期内物及相应的惩罚。但是不管在什么年龄阶段,她总是把最父母的权威放在第一。父母的权威是落实所有其他规矩的的础和保障。

除了规矩内容的合理,规矩的数量也要合理。建议同一时期内给孩子所立的规矩不超过三条。当孩子能够自觉遵守后再加入新的规矩。这样做既可以突出重点,也有利于把重要有限的规矩做扎实。一个扎实的规矩往往包含着孩子对父母的顺从和对规矩要求的内化,这样的结果本身就会提高孩子对新规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但是,有些父母一时心血来潮会定出十条八条的规矩,造成孩子动辄得咎无所适从,或者父母自己就因为规矩太多而草草了事。这样的结果既不利于规矩的落实,会让孩子对规矩失去敬畏。

在规矩的制定过程中我们应该让孩子一起来参与,特别是当孩子上幼儿园后,这时他对为什么要制定规矩就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规矩的要求和违反规矩后的惩罚都可以和孩子事先交流,让孩子能理解这些规矩自身的益处。例如对三岁的孩子说:如果你不收拾玩具,玩具就不能回家,你有可能再也见不到他们。虽然让年幼的孩子理解所有有的规矩及其意义也不现实,但是在制定过程中有孩子的参与是对孩子的尊重,这也可以改变规矩的制定者以及提升孩子对规矩的认知:从完全外在的父母所立的规矩转变为对他有帮助的和父母共同制定的规矩。研究表明,让孩子适当参与规矩的制定,对孩子遵守规炬和接受违反反规矩后的惩罚都大有裨益。当然,孩子的参与程度要和年龄成正比。

法律的颁布常常有隆重的仪式,家庭规矩的制定也需要有定的仪式感。首先要认真地写出来(对于学龄前孩子还可以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然后全家人聚集在一起,父母要认直朗读每一条规矩,最后把书写的规矩张贴于家里-个显眼的地方。这种仪式感既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又可以在孩子违反规矩时,把孩子带到张贴的规矩前,让孩子感受到处罚是事先约定有法可依的,不是父母临时随意制定的。

有了合理的规矩内容和慎重的规矩颁布,执行规矩过程的细节仍会对父母有很大的挑战。而这些挑战仍有可能让我们认真制定的规矩半途而废。在定程度上执行规矩就像是一次战斗,需要我们在时间、环境、心理上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家长不仅要在时间上有充分的准备,对每一步的细节有清楚的规划,甚至对环境中可能产生的意外因素都有足够的重视和相应的对策。在整个过程中既毫不犹豫地让孩子承受该承受的后果,也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合理需要,充分保护他的自尊心。

 

本文作者:林旭

参考及推荐书籍:王涛《规矩和爱》

原创作品,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