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心灵工作室
当前位置:首页  >  心海导航

家庭教养中正确看待比较

7/16/2024 10:01:16 AM    作者:管理员    178次浏览   

许多家长想到“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时,会涌起很多想法和念头,产生复杂的心情,也许是自豪、生气,也许是恨铁不成钢,也许是着急……许多孩子也常常向同伴、老师反应,生活中他们饱受家长“比较”之苦。“比较”也成为亲子关系剑拔弩张的导火索之一。

“比较”是人类天生的一种思维方式。人们需要透过比较不断修改自己的决策,调整自己的判断。当代实验美学理论家瓦伦丁曾对半岁以下儿童进行比较本能的心理实验,结果表明:婴儿具有比较的本能,他们对于不同色彩有选择的能力。因为这种天生的本能,比较已经变成了一种自动化的方式。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总在不经意间跟周围的人作比较,别人不比,自己也会不知不觉地去比较。这种“比文化”不是新生事物,而是由来已久。相信大部分人小时候,也是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笼罩之下长大的;长大之后,又将别人家孩子的阴影重新笼罩在自家孩子头顶之上。

这种“比文化”到底真的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吗?法国文化心理学家拉康强调,儿童早期,内心没有一套做事情的标准,所以需要通过比较来形成自己的规范和体系。比如,走在路上随地吐痰的孩子发现周围的人没有这样做,那么他就会发现这种行为也许并不合适。寻找社会比较是掌握“标准感”的重要渠道。也许真的有孩子在这种对比的激励之下,走在了成功的路上,但是大多数孩子却因此失去了幸福感,甚至丧失了生活的勇气。有研究者对父母比较式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自尊和抑郁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对父母的比较式教养的态度普遍持消极评价,认为这种做法不公平,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自己,让自己很反感。研究结果还表明,父母比较式的教养方式削减青少年自尊增加产生抑郁情绪的风险,甚至产生无法挽回的极端事件。

为什么父母的“良苦用心”不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反而增加他们的烦恼呢?家庭教育中,父母更倾向于拿自己子女的不足与其他孩子的优点进行比较,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励子女,而不是肯定他们的优点。当孩子们一直被告诉自己不如别人,比别人差,这样不仅不会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反而会降低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影响自信。青春期是青少年自我同一形成的关键期,父母作为青少年的重要他人,其评价是青少年自我认同和自我评价的重要来源。父母这种比较的方式,除了会削弱孩子的自信,引发抑郁情绪,还有可能引发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其实,所谓的“叛逆”和“逆反”不过是一种呼唤,传递着“我不是你口中说的这种人”的信息。因为这种“比较”缺乏说服性和客观性,比较方式过于狭隘和功利化,不能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接受和认可,容易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家庭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势必也会影响学校教育作用的发挥。此外,这种比较方式还会影响青少年与比较对象建立友谊,容易引发孩子的嫉妒心理,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家长们热衷于比较,或许有以下三种原因:

第一,希望以此刺激孩子上进。家长都会拿自己家的孩子与表现更加优秀的孩子比较,相当于拿着自家的缺点去比较人家的优点,希望借此让孩子明白自己与“优秀”之间的差距,进而激发其积极向上、奋勇向前的动力,争取让自家孩子向优秀靠拢,甚至超过优秀,成为家长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第二,希望孩子完成自己未竟的愿望。每个人都曾经有过美丽的愿望和梦想,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梦想终究没有变为现实。做了父母之后,容易把希望和梦想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希望孩子替自己完成未竟的人生理想。但,这仅仅是家长们的一厢情愿而已。孩子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当他们被迫以父母的梦想为梦想时,反抗不了父母的权威就转而消极懈怠,必然没有好的表现。此时,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就会时时萦绕在耳边,笼罩在头顶。

第三,父母的攀比心理。孩子是父母永恒的话题,很多父母聚在一起总是会比孩子,孩子的成功直接决定了父母的腰杆是否挺得直。因此,父母决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是失败的,他们承受不了孩子失败带来的丢脸,甚至是耻辱。所以他们不停地比较,不停地鞭策自家孩子,希冀缩短差距,甚至早日赶超。但即使是自家孩子赶超了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后面还有好多个别人家的孩子,这种比较无休无止。父母的虚荣心使他们想要的最终结果不是更好,而是最好。

 

本文作者:林旭

原创作品,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