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抗逆力的三种条件
孩子是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抗逆力,同时也需要牢固的、支持性的人际关系的滋养,所以家庭关系对抗逆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遇事不怕事”的孩子,未必有强大的后台,但一定有坚实的后盾,那就是家庭成员无条件的关注和支持。满满的安全感就像一把保护伞,可以帮助孩子隔离恐惧、沮丧等消极情绪,使他们迅速离开孤立无援的困境,快速适应环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里需要注意,“无条件的爱”并不是泛滥的意思,而是在具备一种终极关怀与接纳前提之下的大爱之心。“无条件”并不是没有条件或不限定条件,而是在合理的规则设定之下,尽可能地给予孩子最大的爱与尊重。也就是说,深沉的爱是无条件的,不能被功利化。但爱的方式与爱的表达是需要条件与前提的,不能成为泛滥的爱与没有遮拦的爱。事实上,任何成功的教育,都是无条件的爱与有条件的爱在实施过程中辩证平衡的结果。
此外,如果孩子周围的社会环境重视教育,凡事都有清晰的结构和明确的规则,孩子在校内外也都能获得积极的指导,那么社会也可以成为增加孩子抗逆力的重要阵地。也就是说,除了家庭之外,学校、社会氛围也是相当重要的,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负有责任与义务的。
那么,家庭环境如何提高孩子的抗逆力呢?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认为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
多给予孩子关注和支持
有研究发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只要有一位家长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关心、被支持和被理解,就可以帮助孩子对抗逆境与挫折。哪怕是曾经遭受创伤的孩子,如果有正向的家庭环境,也能够提升孩子的抗逆力,让孩子用更正向、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各种困境和压力。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不能接受挫折和失败,只是从小到大听到的表扬太多了,对自己的能力缺乏正确的认知。也就是环境中的假象掩盖了真相的显性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总会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不管是出于礼貌,还是信息不对称,总有些现象的表象与基本事实不符。这就要求父母与孩子能够正确判断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如果因为这方面的判断失误而给孩子造成一定的伤害,父母就要成为孩子最坚强的后盾,给予孩-一定的关注和支持,让孩子从父母那里获得力量,进而有足够的勇气处理自己面对的难题。因为在孩子心中,父母永远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也是永远最值得信任、无论如何都接纳他们的人。这种力量是其他人无法给予的。虽然有些孩子表现出对父母不满,不愿意提及父母的行为,但内心深处仍然渴望得到来自父母的温情与拥抱。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孩子不太相信父母能像自己所期待的那样对待自己,才故意用这种方式将渴望与失望转化成一种类似绝望的状态。实际上,从来没有绝望的孩子与绝望的教育,只有深藏在心底的对爱、对关注的渴望。
爱与温暖是发展抗逆力的推动力
孩子的抗逆力是在童年时期养成的,而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家人在开始是否给予孩子充足的爱与温暖。家人凭借爱的直觉对孩子发出一些关键信号,如对孩子的哭泣、悲伤、沮丧等情绪做出及时的回应,让孩子建立对亲人的原始信任。这种原始信任会有效帮助孩子发现自己所拥有的外在支持,使他们因此而更有安全感和自信心。孩子日后在面对挫折时,也会感觉自己背后拥有坚实的依靠,也更加勇往直前。
当孩子遭遇失败,陷入负面情绪时,父母应多肯定和鼓励孩子积极学习的过程,如表扬他们的努力、坚持、专注等。这种“重过程,轻结果”的反馈模式,不仅能让孩子获得被重视感,还会使他们因此变得更自信、更积极。
用正确的态度对特犯错的孩子
很多父母一旦发现孩子犯错,就会对孩子严厉批评,甚至会给孩子贴标签,上升到对孩子人格的否定。比如对孩子说:“你做什么都不行,真没用!”“你真是笨死了,不断地犯同样的错误!”“怎么考这么点儿分数?你永远比不上xxx!”
这些批评、指责的话语不仅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反而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孩子的心灵受到重创。一项调查显示,40%以上的青少年罪犯都曾遭受过父母语言上的伤害。在一些视频中我们也看到,这些孩子都在回忆小时候父母对自己无端地否定与责骂,感到自己从未达到父母的要求,也从未让父母满意。他们虽然十分渴望父母的肯定与鼓励,但每次都失望至极。这就导致他们心中充满了愤怒与对抗,也充满了自责与无助。
抗逆力强的孩子,智力也许不是顶尖的,但性格一定是乐观、积极的。这就提醒我们,在面对孩子犯的错误时,批评孩子的错误行为就足够了,千万不要上升到人格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知道,即使自己做错事,也仍然是被爱的。同时还能让孩子知道,人是可以犯错的,重要的是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不必一直为这些错误感到羞耻,甚至自我怀疑与自我否定。父母在这方面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价值观与言行。事实上,与其说是孩子犯了错误被批评教育,不如说孩子在此时为父母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场景,让父母学习如何运用积极心态处理孩子所犯的错误,同时检查自己是否也在犯比孩子更严重的教育错误。
本文作者:林旭
参考书籍:彭凯平 闫伟《孩子的品格 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
原创作品,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