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心灵工作室
当前位置:首页  >  心海导航

家庭教育十大原则——关于底线和规则

1/18/2024 10:14:37 AM    作者:管理员    503次浏览   

原则:咬住底线,放大空间。

教育孩子最基本的前提是有底线。什么是底线?就是必须遵守的纪律。比如,放学后必须按时回家

当然,孩子每个年龄段需要设置不同的底线。父母可以在每年孩子生日的时候,和孩子商量、确定下一阶段的底线要求,并且充分向孩子说明理由。不见得听孩子的,但是要跟孩子阐述清楚理由。而且,底线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但是,只要孩子不突破底线,就尽量不要再过多地对他做纪律方面的要求如果除了底线,你还是没完没了地对孩子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孩子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什么,就会胆小怕事、不敢担当,更别提创新意识。

确定底线同时,还要明确,如果孩子达不到底线,你会对他采取哪些惩戒措施。这里的惩戒措施,指的是日常的一些小规矩和小代价。比如吃不完蔬菜就不能吃肉完不成作业就不能玩玩具,等等。

确定好这底线,可以把内容写下来甚至打印出来,一式两份,一份贴在孩子的房间,一份贴在所有家庭成员都能看到的地方。

原则三:少用权力,多用规则。

对于孩子,家长无疑是权威,拥有很大的权力。但是,如果总是用权力来压制孩子,你的确可能经常赢了孩子。可孩子呢,却一次又一次地成了失败者频繁失败的话,孩子要么会变得反叛,要么容易变得盲从。

事实上,咱们做父母的,真正需要的,不是孩子,而是赢得孩子,让孩子理解而且信任咱们。所以,才要少用权力,多用规则。

规则,和第二条所讲的底线不同。底线是强制性的,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但是规则咱们不能单方面制定,必须和孩子协商产生。跟底线类似的是,制定好的规则之外,父母也不能再随意地、无休止地对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了。

如果孩子不遵守规则,父母要和善而坚定。我们是要让孩子懂得规则的道理,而不是逼着他遵守规则。对于还没有形成良好规则意识的孩子,不要一次确定过多规则,可以先易后难,逐步完善。

 

   本文梳理:余必如

   参考书目:《家庭教育指南》

   原创作品,转载请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