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善意地对待自己
你如何对待一个深陷困境的朋友,就如何对待自己,这就是自我关怀的内涵。甚至当这个朋友犯错、自卑,或者遇到艰难的挑战时,你依然会用善意来对待他。我们的文化非常强调善待困境中的朋友、家人和邻居。可当我们自己陷人困境时,就没这么好运了。自我关怀就是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学着做自己的好朋友——做自己内在的盟友,而非敌人。但一般而言,我们对自己却不像对朋友那样好。
通过自我关怀,我们会成为自己内在的盟友,而非敌人。
心理学里有一个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你希望别人怎样对你,就怎样对待别人。”然而,你很可能并不想用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对待别人!假设有一位朋友在在重要考试失败后给你打电话,而下面就是你们的对话。
“嗨,”你拿起电话,说道,“你怎么样了?”
“精透了!”他鸣咽道,“你知道上一次我说的很重要的那场考试吗?它对我的前途影响很大。前几天复习的时候我一直觉得压力很大,果然没考过,我好心痛啊!”
你叹了口气,说道:“实话说,这可能是因为你又笨又懒,还特别不上进,还找不擅长找复习资料,更别提你有多不擅长考试。而且一直以来你都是这样,要是我肯定就放弃了。你绝对不可能通过考试的。我是说,你根本不配!”
你会这样对你关心的人说话吗?当然不会,但奇怪的是,这恰恰是我们在这种情境下会对自己说的话,甚至还会说更刻薄的话。有了自我关怀,我们就会学着像好朋友一样对自己讲话。“我为你感到很难过。你还好吗?你肯定很难受吧。别忘了我很关心你,我会陪着你的。我能帮你做些什么吗?
把自我关怀当作“用对待好朋友的方式来对待自己”是一种简单的理解方式。很多时候,我们必须面对并承认自己的痛苦,与自己的痛苦“相处”足够长的时间,才能以关怀和善意来回应自己。虽然痛苦好像是一种不可能被忽略的感受,但许多人都无法意识到自己在承受莫大的痛苦,如果这种痛苦源自他们的自我批评,那就更是如此。或者,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大家往往忙于解决问题,无法停下来感受当下有多么艰难。常常静观能消除回避痛苦思绪与情感倾向,让我们直面真实的体验,即便这种体验让我们难受。与此同时,静观也会防止我们过度卷入或“过度认同”负面的想法与情绪,或沉溺在那些难过的反应之中不知所措。反刍思维会让我们的关注点变得狭隘,并夸大我们的体验。我不仅失败了,而且“我还是个失败者”。我不仅感到很失望,而且“我的人生很令人失望”。但是,当我们静观自己的痛苦时,我们就能正视而不夸大痛苦,这样我们才能更明智、更客观地看待自我和生活。
试着练习以清晰和平衡的方式关注自己每时每刻的体验。这意味着开放地面对当下的现实,允许所有思绪、情绪和感觉进入我们的意识,不带丝毫对抗和回避。
当情绪来临时,我们需要镇定下来,以全新的方式做出反应。对自己充满善意,这样就能像善待他人一样善待自己,我们会支持自己、鼓励自己,并且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培养一种充满爱意和连结的临在状态,能改变我们与自我和世界的关系。
本文作者:林旭
参考书籍:克里斯汀·内夫 克里斯托弗·杰默《静观自我关怀:勇敢爱自己的51项练习》
原创作品,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