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心灵工作室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2023年厦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全面启动

11/7/2023 8:20:46 PM    作者:管理员    723次浏览   

2023年厦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全面启动

为全面推动“自强不息,积极向上”为主题的2023年厦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的广泛开展,宣传普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和理念,促进我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2023112日上午,“2023年厦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启动仪式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在厦门市同安区祥平中心小学成功举办,活动在祥平中心小学孩子们幸福的笑容中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由厦门市教育局主办,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厦门市中小学心育办、厦门市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厦门市同安区祥平中心小学承办,厦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协办。厦门市教育局德育处许志坚处长和颜彦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席居哲教授、厦门市中小学心育办高思刚副主任、厦门市同安区祥平中心小学邵永红校长等领导和专家出席活动。各区教育局德育专干、市区两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研员、厦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代表、市区两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负责人等,共16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祥平中心小学以“向上”为校训,秉承“让孩子健康成长”的办学宗旨,以心为本开展教育,立足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激发心理潜能,帮助学生积累积极的心理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邵永红校长的陪同下,许志坚处长、席居哲教授、高思刚副主任、颜彦老师、同安区教育局德育科科长林军号及参会教师参观了祥平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及校园文化建设,大家被校园中浓厚的心育氛围吸引,个性化定制的点赞卡和钥匙扣更是让大家亲身感受到了祥平中心小学心育工作的创新举措。 








    启动仪式前,参会教师观摩了祥平中心小学开展的手语舞、大课间心理游戏活动。伴随着学生嘹亮的口号声,祥平学子迈着轻快的步伐进入操场。校歌响起,孩子们骄傲、自豪地唱响校歌《少年向上》,他们和着节奏,用手势和肢体语言传递着满怀希望、心向阳光、爱拼才会赢的少年精神,展现祥平学子们的向上风采。围绕24个积极心理品质,47个班分别展示了47个不同的心理游戏,老师和孩子们全身心投入,笑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快乐点燃了整个校园。

   

 

校歌手语舞

 

  

  

  

 

大课间心理游戏


    本次启动仪式由厦门市教育局德育处颜彦老师主持,厦门市同安区祥平中心小学邵永红校长以《从单兵到全员,从心育到心本》为题,介绍了祥平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经验。学校从课程实施、德育融合、学科融合、品质评价、文化融合、师心修炼、个别辅导等七大行动创设了“渗透——融合”“单兵——全员”“心育——心本”三大特色,构建了心本教育的学校总体发展框架。

 

    随后,厦门市中小学心育办高思刚副主任就2023年厦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主要工作进行了具体布置。

    最后,厦门市教育局德育处许志坚处长为启动仪式致辞。许处长充分肯定了祥平中心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学校被评为“福建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邵永红校长为福建省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七大行动,形成融合、全员、心本三个特色。今年9月,《全员心育,培育积极心理,为未来幸福奠基——厦门市同安区祥平中心小学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经典案例》入选教育部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案例。同时,许处长对祥平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规模和建设水平,呈现的校歌手语舞、大课间心理游戏等表示高度赞赏。许处长对2023年厦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提出了三点意见:一要提高政治站位,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责任;二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取得实效;三要做好宣传发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启动仪式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席居哲教授为参会教师作题为《积极心理学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的专题讲座。席教授肯定了祥平中心小学心本教育的有效实施,如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做手语舞和心理游戏,有两位心理咨询师家长担任学校家庭教育指导者, 做到了家校融合育人。接着,席教授从“健康第一”理念出发,分析目前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影响因素,阐述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点等方面内容。席教授金句频出,用实际案例和数据分析,指出了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工作的方向。席教授幽默的语言、严谨的学风、渊博的知识引发了每一位参会教师的深刻思考。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渠道。我市将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进一步扎实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积极向上的时代新人,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人才基础。

 

(撰稿:胡晓宁;审核:高思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