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心灵工作室
当前位置:首页  >  心海导航

帮助孩子在学习中进入心流状态

8/10/2023 9:42:26 AM    作者:管理员    488次浏览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一书中说: “心流法是在做事的时候,那种全神贯注、投人忘我的状态。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如果孩子们在学习的时候,他够进入这样的状态,那么他的学习效率会提升,学习的愉悦度也会提升。

怎么才能让孩子在学习中进入心流状态呢?

还记得孩子小时候,家长抱着他坐在怀里,给他读绘本。孩子用小手指指点,家长给他讲书中的情节,他跟着书中的主人公时而喜悦,时而优伤,在那一刻孩子就进入一种“心流”状态,他沉浸其中,忘记周遭,全神贯注。我们发现,让孩子进入心流体验,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1)意愿度。孩子是否发自内心地喜欢做这件事呢?在学科学习上,如果他总是被要求,总是和失败、错误及自己很糟糕这样的信念联系在一起,他的内心就会有抵触,有不得不完成什么的感觉。

只有把学习的目标和责任交还给孩子,他才会生发主动性。那些父母越是放松、越少约束管教孩子的家庭中,孩子越容易找到这种主动性。有个孩子回到家里,想着昨天爸爸给他买的星际飞船还没有拼完,他很想去拼积木,但妈妈说:“你得先写完作业。”于是,他带着不情愿的心情去写作业,这样是没有办法进入心流状态的。

(2)目标明确。一个人要沉浸式地做某件事,他首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孩子很想拼积木,当他拼星际飞船的时候,他知道今天想完成的拼插任务是星际飞船的一部分舰体,他在拼这个部分的时候就会沉浸其中。如果他要完成一篇课文的背诵,他很喜欢这篇课文,很想背下来,他也可能进入心流状态。他摇头晃脑地背诵着,一气呵成。他合上书,回过神来:“爸爸/妈妈, 几点了?”因为在他背书的时候,时间仿佛停止了。这个目标要和孩子的主动意愿相连。作为父母,你无法强制给孩子一个目标,又期待他能进入心流状态。你能做的就是激发、引领他找到自己的意愿和方向:想要做什么?打算如何?今天想要完成什么?想要怎么安排?

(3)适度的挑战。任务的难易程度很重要。如果大难,需要一步步地刻意学习,比如孩子在写一个完全不会的字的时候,他就很难进入心流状态,因为他需要调动意识的部分,让自己清晰如何搞懂它。但当他明白了这个字的笔画、笔顺,能写出几个颇为像样的字时,他发现这很有趣,他要写满一页来让自己更熟练,他就可能进入心流状态,一遍遍写下去,他很享受越写越好的状态,等到“一不小心” 写了满满一页的时候,突然醒过神来:“呀, 我都写了这么多啦!”

如果难度太低,他也很难享受到这种沉浸式的乐趣,比如一个成年人用普通铅笔将某个字写满一整页,也会觉得无聊。但如果他刚好在学毛笔字,在练习怎么把这个字用毛笔写得更好看,这样的话,他写上几页都会乐在其中,也容易沉浸进去,形成心流体验。

(4)专注,不被打扰。当孩子沉浸、专注地做事、学习时,如果被打扰了,他就无法进入心流状态。最常见的就是孩子很专注、很沉浸地玩儿他的玩具,比如在沙滩上盖房子、在家里拼积木,这时大人过来噓寒问暖:“你要不要喝水? ”“热不热? ”“来,我看看你搭的是什么。”这些语言和动作都破坏了他专注的状态,把他从专注的状态中带出来。长此以往,他做事、学习时,自己也会分神,很难养成专注的习惯。所以,在孩子做一件事, 无论是玩儿某个玩具,还是学习、读书,在事前让孩子做好准备工作,喝完水、上完厕所,然后设定一个番茄钟时间,比如25分钟,提前和孩子约定好,这段时间孩子做这件事,家长都不打扰你。慢慢地,孩子就在时间约定的保护下,感到放松、安全,全然地投入其中了。

不打扰孩子的同时,也要维持大环境的安静和氛围。比如,如果妈妈在旁边做家务,或者成年人看电视、刷手机,都可能会影响到孩子。成年人最好做一个护场者,在不影响孩子的地方看看书,做一些安静的手工。

(5)安全感和正向心态。孩子能够进入心流状态,还有一个大前提,即孩子要有安全感和积极正向的心态。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总是处于一种警觉和内心无处安放的状态,他不敢、也不能进入某种心流状态。一个人进入心流状态时,是脆弱的、没有防御的。想一想你非常喜欢本书, 在危机四伏的热带雨林中,你能否安静地坐下来沉浸在书的情节中呢?

安全感是教育的根本,是父母要长期给予孩子的心理营养,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很难静下来,父母也要反思一下给孩子的教育和家庭环境是否有让孩子感到不安的因素。

积极正向的心态为什么会影响心流状态呢?如果一个孩子总是担心犯错,总是想着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当他练习那个新学会的字时,他总是看到写得不好的地方,评判就在大脑生成,自我指责、诋毁的声音不断在脑海中回响,他是无法让自己沉浸在写字的乐趣中的。

本文作者:林旭

参考书籍: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原创作品,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