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心灵工作室
当前位置:首页  >  心海导航

父母的行事是小孩的榜样

5/28/2023 7:27:01 PM    作者:管理员    470次浏览   

从前,有位老妇人,她虽然有一个农场,养着鸡、鸭、出、羊、猪、狗,生活过得不错,可是她觉得不快乐。

“我为什么不快乐?”她问自己。

“啊!我没有丈夫,我没有孩子。”她回答自己的问题,“我要一个丈夫,我要一个小孩。”

她去找巫师解决这个问题。

巫师说:“你那么老了,或有丈夫,或有小孩,不能同时都有,你选一个吧!

老太太想:要是丈夫老老的,要来做什么?小孩会给我快乐,有什么比看小孩长大更快乐的?

她把心里想的,告诉了巫师。

巫师说:“只要你把自己洗干净,拿一个干净的容器,到森林里那棵最大的榄仁树那里。你爬到树上,要几个孩子,就采几个榄仁树果。然后你把榄仁果带回家,放在床上,用被子盖住,把门窗关好,出去散步。一直走,一直走,走到手脚发热,全身冒汗。走路的时候,千万不要跟别人讲话,天黑之前回家,你的孩子就会在家里等你了。”

老婆婆回家把自己洗得很干净,拿一个盆子,也刷洗得很干净。她带着盆子去找那棵树,她爬了上去,采一粒,再采一粒。她一面采,一面想:一个孩子太孤单,两个孩子才有伴,三个孩子将来长大了好商量,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她-共采了九个树子。“我要九个孩子。有了九个小孩,我的家简直就是一个学校了。”她把树子带回家。

老婆婆把树子放在床上,用棉被盖住,然后把窗户关好,去散步。她一直走,一直走,走到手脚发热,走到浑身是汗,天黑之前,她回到家。她发现她的鸡、鸭、牛、羊、猪、狗,都喂好了,家里灯火通明。

“妈!你到哪里去了?我们等你吃饭。”大大小小九个小孩同本欢呼,餐桌上,一桌的饭菜热气腾腾,他们吃啊, 喝啊,聊天啊,笑啊,闹啊,从此过着快乐乐的生活。

老夫人心里常常想,人老了,有一群快乐的小孩在身边,真好啊!可是,快乐的人照样会生病。

有一天,她感冒了。她又累又倦,需要休息,需要安静。可是那九个孩子,一个比一个活泼。他们玩乐,他们唱歌,他们打闹。“请你们安静,让我休息。”老婆婆说。

孩子安静了一下子,又闹了起来。

“孩子,我生病了,需要休息,请你们安静。”话才说完,他们照样蹦来跳去,和平常样。

老婆婆忍受不住了,骂道:“你们这些树孩子,你们这些榄仁子,每一个都给我回到你们的房间去,今天晚上都不准再出来,不准出声。真是的,树孩子!榄仁子!

孩子一个一个沉默了下来,你看我,我看你,低着头走回自己的房间。果然,一夜都没有声音, 老婆婆在安静中沉沉睡去。

早晨,她发现,她的病已经好多了。可是,她同时也发现,家里怪怪的:

屋里非常安静,没有人在扫地,没有人在煮饭,倒是外面的鸡,鸭、牛、羊、猪、狗,都在叫着要东西吃。

孩子们呢?她打开孩子的房间:第一个房间,没有人。第二个房间,没有人。第三个······喔!每一个房间都没有人。“我的孩子都不见了!我的孩子都不见了!”她难过又慌张,她急急忙忙跑去巫师那儿,“我的孩子不见了!我的孩子不见了!”巫师看见她,非常高兴地说:“我正要找你,你就自己送上门来。我忘记告诉你一件事。”

“我的孩子都不见了!他们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老婆婆没等巫师说完,又伤心地说。

巫师问她:“你是不是骂他们了?!太可惜了,我就是忘了告诉你,这些树孩子是不能骂的,尤其不能用带着怒气跟不耐烦的口气骂他们树孩子!榄仁子!

“可是,我已经骂了。昨天晚上,我要他们安静,我又气又不耐烦,就骂他们,树孩子!榄仁子!今天早上他们都不见了,怎么办?怎么办?请你帮帮我,把他们找回来好吗?

巫师叹口气,摇摇头说:“孩子只有在生病、睡觉和死掉的时候,才会安静,你骂他们树孩子、榄仁子,他们已经回到树上去了,真的变成榄仁树的果子了。”

“我可以再去采一些树子吗? 我能再有一群小孩吗?”老婆婆哀求地说。

“没办法了,一个人一辈子只能有过一群小孩,不见了,就不见了。”巫师摇着头说。

“可是,我好想再见他们啊!有什么办法可以再见到他们呢?老婆婆请求巫师帮忙。

巫师说,“你如果还想见他们,就得再把自己洗干净,去爬那榄树你就可以看到一颗一颗的榄仁树子挂在那儿,他们再也不会变成小孩了。”

从此以后,老婆婆每次想念她的小孩子的时候,她就会将自己洗得干干净净,爬到树上,去看他们。

榄仁树上,有一个一个小小的面孔。

这个故事或许不是一个让人觉得快乐的故事,但小孩听了,多半会有一个感想,他们会对身边的大人说:“不可以骂小孩。”而大人的感觉,显然就复杂多了。

有的家长会觉得小孩真的都不能处罚吗?常常白天骂了他们或打了他们之后,晚上看着他们熟睡的面孔,摸着他们光滑的小手或小脚,想着他们被处罚时的表情,和自己生气时的嘴脸,不禁就要悲从中来,好难过啊。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家长打过孩子都有这种反应的。有的父母把打骂当作一种方法, 认为孩子不打不骂不会成材。然而,有的孩子被打多骂多了,也就皮了,好像也没有受到什么伤害的样子。

或许,打呀骂呀最重要的是“口气与神态”。

人是会思考的动物,很多行为的意义是经过诠释才彰显出来的。打骂是一种不容许分辩跟抗议的处分,它在身份上作了难以逾越的阶层区分。

规矩是社会必须要的,不管是哪一种社会。

教育哲学家曾经主张:常规的养成是教育最重要的核心。

哲学家维根斯坦也说:一切的解释都建基在某些先行的训练上头。父母与孩子一起生活,父母的行事就是他们的榜样,父母的认知以及各种思考的表达,都在不经意间灌注到他们的身上。父母的整个文化氛围,其实是一个训练场,小孩生活在其中,不知不觉就都会了。而这些在不知不觉中被训练出来的东西,是往后许多学术上解释的基础。

常规的养成有些是自然形成的,有些是制订出来的。不管是怎么来的,遵守、修改、执行、再修改,不断地循环进行,这是教育上不可掉以轻心的。

本文作者:林旭

参考书籍:杨茂秀《我们教室有鬼》

原创作品,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