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签”要审慎
李松蔚老师曾经在《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提到过一段咨询对话。
“你愿意跟我讲讲你自己吗?”李松蔚老师问当事人的儿子。
他是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瘦瘦的,坐在长沙发的一角,刻意与母亲保持着距离,低头缩肩,两只手相互搓来搓去:“我,我得了抑郁症……”
“我知道你得了抑郁症,我想听你说更多。”
他畏缩地看我一眼:“说什么?”
“如果没有‘抑郁症’这个词呢?你会怎么介绍自己?如果‘ 抑郁症’这个词没有被发明出来,就像你妈妈年轻时一样,你会怎么介绍你现在的情况?”
他想了想:“我不开心,我什么都不想做。”
“假如你遇到了年轻时的妈妈,她说,我们的情况一样,你会怎么想?”
男孩摇了摇头,看着他妈妈:“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我得的是抑郁症,她不是。”
这个男孩也离不开“抑郁症”这个词了。
“我就是抑郁症。”母亲立刻跟了上来。
“如果没有‘抑郁症’这个词呢?”我打断了他们,“她说她得了一种怪病,没有力气,不开心,你也得了一种差不多的怪病,你们哪里不一样?”
男孩低下头,开始哭。
“她的病可以治好,我的病治不好。”男孩边哭边说。
“你怎么知道治不好?”李老师问。
“因为·······”男孩说,“我知道它是抑郁症啊。”
至始至终,男孩都没有离开过“抑郁症”这个词,仿佛这是一个介绍自己的铭牌,更像是一个牢牢贴在自己身上的“标签”,难以被撕下来。
有人提到过一个有趣的理论,说的是人们发明了某个词汇之后,立刻就会出现很多跟这个词汇相关的现象。
比如,“厌食症”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几乎从未在中国出现——或许是因为物质条件限制,或许是因为媒介还不够发达。在那之前,只有香港报道过进食障碍的案例,而且症状和病程跟我们现在所知的“厌食症”还并不相同。
可是,随着新闻媒体对西方症状的不断跟进报道,很多年轻人都开始声称自己得了所谓的“厌食症”,而他们实际出现的症状,也跟媒体上报道的几乎一模一样。一部分心理学家做出了大胆的怀疑:这些在报道之后患上厌食症的年轻人,到底是真的一直被这种心理障碍所困扰,还是因为知道了“厌食症”这个名词、才出于某种动机去模仿呢??
同样的猜测还被扩展到近些年频发、前文提到的“抑郁症”上,但凡你正好处于心情低谷的时候去做那套心理测试题,基本上可以轻松拿下“轻度抑郁”的标签。
如果没有这个标签,等你睡饱一觉满血复活,或者跟朋友痛痛快快聊上几个小时天,困扰着你的情绪大概率都可以像流云一样飘走,可贴了标签之后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即便是没有观众,人也难免要去扮演符合标签的形象——不然我的快乐为何总是那么短暂?不然我为什么总是焦虑得掉头发?不然我为什么一直打不起精神?
一旦贴上了标签,就会相信它,一旦相信了它,也就失去了其他解释的可能。
所以,审慎对待标签,如果真的需要描述自己的症状或者感受,用陈述性而非定义性的语言描述它。举个例子:
陈述性:我很难集中注意力,耳鸣也很严重,每天都做很破碎的梦。
定义性:我就是抑郁,每天都很焦虑,我还有进食障碍。
尽量减少用症状来解释一种现象,如果真的觉得有问题,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把“做判断”的资格交给专业人士,或许可以活得轻松一点。
本文作者:林旭
参考书籍:李松蔚《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
原创作品,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