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心灵工作室
当前位置:首页  >  心海导航

与孩子开启智慧对话

3/27/2023 9:21:23 PM    作者:管理员    519次浏览   

当今,智力因素越来越重要,也有许多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智力因素。简简单单几句对话中很可能提升孩子的智力因素。提升孩子智力因素的对话,可以有几个策略:

1.迎合孩子的兴趣去选择素材

一开始不用太在意具体的对话形式, 总之先确定孩子感兴趣的素材。

比如绘本就是不错的题材,可以选择孩子感兴趣的,有点小谜团,或者催人思考的书。已经总结出教训的素材可能反倒不利于思考。家长跟孩子一起慢慢读绘本,可以多读几遍,直到理解故事剧情为止。

当然,素材也不一定必须是故事书或绘本,绘画也可以,或者看了电视节目之后谈谈感想也未尝不可。也可以是室外体验,比如家庭旅行、社会参观、博物馆、美术馆、与小伙伴起玩的游戏,都是不错的选择。

重点是,要选择孩子感兴趣的、希望与别人讨论与分享的话题。

2.深挖孩子的兴趣就会找到话题

试着围绕同一个话题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究。比如,孩子读了绘本之后说很有趣,此时就要继续追问有趣在哪里,并让孩子翻着书回答。孩子说绘本无聊也没没关系,可以继续追问怎样能让它变得有趣,或者孩子对什么样的话题和故事感兴趣。年龄尚小的孩子会关注大人容易忽视的一些细微的点,但这些孩子感兴趣大人却不会关心的点,正是不错的对话入口。   

有多位儿童时,可以让孩子们分别说出自己关心的点,也不妨让孩子具体细致地说明自己感兴趣的理由,与其他孩子分享,让视野和兴趣多样化。

3. 哪里有趣?”“你觉得是为什么?”——用关键词引发疑问

围绕着孩子最感兴趣的话题提出问题,可以让对话更有深度。比如去了博物馆的孩子说恐龙很有趣。此时问孩子哪里有趣或如何有趣,孩子可能会回答恐龙很大、很好奇恐龙是什么时候灭绝的,又或者好奇恐龙怎么运动,不妨让孩子表达得更细致一些。也许这些问题只有科学(古生物学)才能回答,然而这也无妨。只要对“恐龙很大”这件事情感兴趣,就能推演出很多种对话方向。如果马上就告诉孩子进化论的正确答案,显然很无趣,去追寻“巨大生物”的谜团,才能激发思考与想象。首先可以让孩子围绕着体型巨大来提出问题。比如:“今天还有像恐龙这么大的生物吗?”“为什么只有体型小的生物存活下来了?”“如果今天还有这样巨大的生物,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可以让孩子自己提问,也可以由作为引导者的父母代为提问。

4.用孩子提出的问题去引导对话

提出问题后,确定孩子最希望讨论的话题,继续对话。

比如“如果今天还有这样巨大的生物,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这个问题,就可以尽情放飞想象力,设想出很多种不一样的情况,可能会谈及恐龙在今天的自然界中生存的困难性、与人类以及其他生物共存的困难性,或者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5.不止于调查

对于查书本就能了解的事实问题与很难获得答案的问题,孩子经常会混淆。比如“我们是如何知道冷暖的?”这个问题是关于皮肤对温度的感觉,涉及生理学和心理学的领域。那么只要去读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图书就可以了吗?大人当然可以带孩子去图书馆或上网调查关于皮肤温度感应机制的信息,然而只要继续发问,也是能深挖出问题和对话的方向的。比如: 机器人也知道冷暖吗?”“冷暖究竟是被动知道的还是主动感受到的?”“为什么同样是人,对于冷暖的感觉却不一样?”一边看图鉴、查词典、上网查信息,一边追寻问题的答案,这本身就是一种亲子互动。

6.兄弟姐妹或三五个小伙伴也可以试试看

一个大人一个孩子当然可以进行对话,几个孩子聚在一起更有趣。孩子们都各有各的看法和意见,但是有的孩子发言积极,有的孩子却犹豫不决。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可以让发言积极的孩子回答对其他人发言的看法或者向其他孩子提问,培养聆听的态度。犹豫不决的孩子,只要耐心等待,也都会慢慢开始发言,不能强迫孩子发言。但是如果某个孩子需要时间去总结自己的想法,就需要大家一-起耐心等待。整体流程要慢,每个人发言之间留些空隙,时而让某位孩子做个归纳总结。兄弟姐妹可以在一起读书或一起外出玩耍之后,很自然地开始对话,不用刻意把对话看作学习,在互相深化提问的对话中,提问力和思考力自然就会得到提高。

兄弟姐妹立场各不相同,可以好好谈一谈。“年长的孩子一定要谦让年幼的孩子吗?”“兄弟姐妹应该上同一所学校还是分开上不同的学校?”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话题。兄妹或姐弟之间有性别差异,也是不错的谈资。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相同的事物,这样的见解都是弥足珍贵的。当有人提出这样的发言之后,可以问问其他的孩子有什么看法或疑问。即使相同的意见,孩子也能描述出不同的理由,所以大家的意见是否一致并不重要,让孩子说出意见背后的理由并进行解释说明才是重点,为此如果需要时间,请不要吝惜。

7.让孩子意犹未尽的收尾方式

家庭成员或好朋友之间,可以在有话题时自然开始对话,感觉孩子的注意力转移了就自然结束。比如可以先一起看绘本或图鉴, 一起讨论孩子感兴趣的问题,等到谈话达到一定深度之后再开始更深入对话。孩子年龄小,体力和专注力有限,然而孩子感兴趣对话时,往往会表现出惊人的专注力。

收尾时完全没有必要得出某种结论。得出某种结论会让孩子误认为反正自己说了也不是正确答案,最后还得由权威或大人下结论,结果就放弃了对话与思考。

其实最后收尾时只需要简单地回顾一下对话的流程即可。每个孩子在对话前和对话后,有没有获得新的思考,自己的思维有没有获得发展,有没有受到其他人的启发,让孩子反省自己的想法有了哪些变化,也不妨让孩子写在纸上留作记录。等过后再看,就会感受到自己的思考得到了发展,思维得到了丰富。

本文作者:林旭

参考书目:河野哲也《没有唯一答案:与孩子开启哲学对话》

原创作品,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