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力的必要元素:共情
没有共情,我们很容易对孩子的紧张不以为然。我们的初衷是想安抚孩子,帮他平静下来,减轻他的痛苦,但是如果无视孩子的担忧和焦虑,孩子就很容易感到被蔑视。下面这些话经常从我们嘴边冒出来,都会让孩子觉得被轻视、被否定:
“没什么好怕的!”“你怎么会怕那个呢?”
“告诉你多少次了,没事的!”
“你看,什么事都没有吧!我就说你是瞎担心。”
与上面的话相反,基于认可与共情的安慰是这样的:
“你好像有点害怕,要不要抓着我的手?”
“如果我做了那样的噩梦,肯定也会害怕的。”
“每个人都有害怕的时候,大人也一样。我也会害怕。”
“你可以一直和妈妈待在一起,等你准备好了,再过去加入他们。”
有的孩子的紧张看起来似乎“不切实际”。这是因为,从表面上看,孩子害怕的是一些不真实、不存在的东西。然而,真正让孩子担心害怕的东西却深藏在他的内心,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如果一个人心里藏着连自己也不明所以的恐惧,就会变得非常不安。童年的恐惧就是这样,它总是远远超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的孩子担心父母会死去、生病或者离婚;有的孩子害怕暴力;有的孩子担心自己的某些愿望或感受会带来可怕的后果。当孩子无法说清楚这些深层的恐惧时,就会把内心隐隐的不安全感投射到更加具体的东西上,比如床底下的怪兽。不管孩子表达出来的恐惧是多么“荒唐”,都不要轻视或者不理睬他。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才可能察觉他的心中是否藏着其他更深的恐惧。
回想一下:我们曾经多少次告诉孩子,他是在瞎担心呢?所以,不要再用裁判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的恐惧。任何担忧和紧张都是真实而有效的,因为那是真真切切与孩子纠缠在一起的感受。当然,改掉“裁判”的习惯相当困难,我们已经太习惯于立即做出判断:这个担忧是合理的,那个担忧却没道理。
有一个妈妈放弃做裁判的例子:
上小学的女儿一度为担心父母离婚而不安,妈妈用了很多方法劝解,也拉上爸爸一起来演示,效果甚微。后来,还是倾听产生了效果:妈妈让女儿尽情地倾诉自己的担心,然后向女儿反馈对她感受的理解:“原来你觉得这么可怕呀!”这样在联结中体会女儿的担心、恐惧和焦虑。坚持这样倾听并不轻松,因为对妈妈而言,这个担心确实是多余的。因此妈妈必须不停地提醒自己,尽管自己认为没必要担心,但是对孩子来说,害怕就是她心里的真实感受。
当我们对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时,传递出来的信息是:你的一切感受都是正当的,包括负面感受。而如果我们对孩子的感受不以为然,或者极力向孩子灌输“恰当感受”时,我们传递出来的信息就是:你的感受有问题!
感受,无法用“应该或不应该”来评判。只有当我们放弃这种评判,才能与孩子达到更深的共情。
参考书目:《游戏力Ⅱ:轻推,帮孩子战胜童年焦虑》
本文作者:许少月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