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心灵工作室
当前位置:首页  >  心海导航

恰好的安慰,拉进与孩子的距离

3/6/2023 11:09:52 PM    作者:管理员    447次浏览   

       孩子回家后和你絮叨的家常中,是不是常有一些我们以为不足挂齿的小事,有时是与好朋友发生矛盾、有时是被老师误解了、有时是,或者是一块橡皮丢了。这些时候,我们的反应,对孩子来说是得到安慰还是二次伤害呢?我们是不是没有想过这些瞬间本来可以让我们与孩子建立更好的关系,有时却被我们搞砸,将孩子推向更远的距离。今天,就想和大家聊聊如何恰到好处的来安慰孩子。

        安慰孩子,其实是看见孩子需求的窗口,是打开孩子内心的钥匙,更是引导孩子解决问题的契机。孩子因或大或小的事情,心有所不满,或有悲伤或有愤怒。可以说,忙碌的大人面对饿了找奶吃而哭婴儿和丢了橡皮而闷闷不乐的学生,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是不是脱口而出的别难过了回头重新买块新的不就好了吗,亦或者你选择沉默和忽视,因为你坚信等会孩子忘记就好了。可,更多时候孩子会觉得你在敷衍,渐渐地你发现孩子报喜不报忧,甚至你问什么,他都回答没什么。我坚信没有人愿意导致这样的境地,避免发生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安慰孩子!

       如何恰到好处地安慰孩子呢?快来试试万能安慰四部曲。

       一、 共情

        不知如何安慰的源头正是缺乏共情。我们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看孩子的问题,破解的方法便是蹲下来听孩子说,想象你还是孩童时期,一块喜欢的橡皮对孩子来说真的是很重要的物品。你可以这么说:如果我是你,我也会……,这样的共情表态会让孩子觉得你真的懂他。当孩子表达时,一定是他需要被你关注的时候,站在他的立场同情他,你就会拿到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

       二、 倾听

        倾听绝不是简单的用耳就行了,古时的字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我们要看见情绪,要了解情绪背后发生的事实是什么要,更要去发现孩子内心诉求是什么。不小心丢掉的橡皮,是老师送给孩子的奖励与肯定,这份表扬是值得纪念的。要清晰孩子在事件中的主角地位,所以在倾听时,不要给出自己的观点。

       三、 引导

        等待孩子情绪进入平台期,遵循轻度介入的原则,抱有尊重的态度给出一些支持和建议。最重要的是,跳出孩子的视角,引导孩子看到希望。孩子便会寻着光,提出一些自己关于这个问题的见解和症结。

       四、 解决

       安慰最好的支持就是和孩子肩并肩去解决问题。引导孩子行动,是给孩子做一个榜样。不如我们再一起去找找那块丢掉的橡皮,顺便散散步吧。来复盘一下万能安慰公式吧,做理解者,做倾听者,做引路人,做陪伴者。

      在孩子与外界互动的过程中,会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内在世界。我们希望孩子内心坚韧且柔软,那外界的风风雨雨是砖,而我们给予孩子的安慰与支持则会是铸就砖头最好的水泥。蹲下身来,听孩子说,看见孩子的需求,做孩子坚强的后盾,恰好的安慰必不可少!

      参考书目:《恰到好处的安慰》

      本文作者:高艳梅

      原创作品,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