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真实的孩子
在学校中心理健康工作中,那些求助于心理咨询的学生固然都有自己的烦恼,亲子、学业、人际等等各有不同,但他们身上有一些共性,就是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与父母的相处和沟通时存在一种“假象”,也就是会对自己父母隐藏真实的自己。
为什么孩子要在父母面前隐藏自己呢?因为他们认为父母并不会接纳真实的自己,久而久之,无论是想法还是情绪、感受,他们都不愿意向父母袒露,更有甚者,他们会内化父母这种不接纳的态度,自己也不愿面对自己。这种做法长久以往对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肯定是不利的。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能做什么呢?
首先,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感受,就是给予孩子体验自我的机会,让他感知此时此刻的自我。尊重孩子的感受,就是在处理事情时考虑孩子的想法,容许他表现出与我们不同的一面,并把他当作有思想的人而不是物体来看待。只有这样,他才有可能用自己极其独特的方式来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尊重孩子的感受,就是帮助他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让他觉察到“昨天”“今天”与“明天”之间的关联,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才能,了解自己的缺点并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从而在前进的道路上——一条真正属于他自己的道路上——感知自我、完善自我。其次,孩子的主要学习对象是父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决定了孩子情商的发展状态。孩子以父母的形象来塑造自我,他的行为方式更多的是在效仿自己的父母,而不是单纯地遵从父母提出的建议。相对于有意识的行为和说教,父母无意识的行为所传达的信息能够达到同样甚至更好的效果。
帮助孩子成长,就是在帮助我们自己成长。我们的孩子就像镜子一样反射出真实的我们,让我们不得不去面对自己的一些缺点并学会如何去爱。只要我们懂得倾听孩子的感受,他就是我们最好的精神向导。拥有成熟的心智,我们就会懂得如何去爱,并在人生道路上的各种考验中更好地塑造自我。
不要打压,要接受真心关注孩子的情绪和想法,能够帮助孩子做真正的自己。陪伴孩子意识到自我,首先要真真正正地倾听,而不加任何评判、不提任何建议、不做主观引导,只是让他有机会把自己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帮助他认识自己,接受他,理解他身上发生的一切。成年人的大脑已经完全发育成熟,因此有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孩子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善。
成年人不但可以帮助孩子为自己的情绪找到发泄的出口,用社会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还可以帮助他明白一点: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不会有任何危险的后果。所以,当孩子没有精神工具来有效控制自己的感受时,我们一定不要让他独自面对内心的躁动,否则他就会启动自我防御机制——否定情绪、删除情绪、隔离、将错误转嫁他人、反向形成等等,这样就可能导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参考书目:《我真的很棒》
本文作者:吴菲菲
原创作品,转载请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