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有比体罚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工作中仍然能遇到初中的学生被父母体罚的情况,原以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家庭教育观念的日益科学化,这种现象应逐渐减少,但事实却是家长们仍无法放弃使用这种简单粗暴,看似效果立竿见影,实则后患无穷的教育方式。
虽然无论是法律还是教育行政相关制度都明确规定了父母不得对孩子使用暴力,但我国长久以来传统的子女养育文化惯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文化的形成,让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暴力行为无法杜绝。
其实,“不打孩子”不仅是家庭教育方式的一种选择,更是法律层面的要求。然而,在现实情境中,人们不仅受“家本位”思想限制,还在行动上以“最有利于自己”原则行事,在缺少科学的更具有适应性的教养方式的指导下,暴力行为无疑成为了这些父母的“杀手锏”。
但是,这种方式是“饮鸩止渴”,长久的危害不言而喻。以当前最常见的青少年身心问题之一网络游戏成瘾为例,根据《父母体罚、学校参与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与亲子关系的调节作用》(田云龙,2018)中的研究,大量证据表明,体罚对于青少年的多种外化行为问题有着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已有二十四个国家通过立法明确禁止了体罚的使用。研究中探讨了,父母的体罚会使青少年将其内化并视之为合理的方式,进而在自己的人际环境中运用类似的手段,导致他们不易于融入学校生活。另一方面,体罚还会削弱青少年与他人的情感联结、减少人际信任,降低青少年在学校生活中的情感参与水平,降低自我效能感等积极的自我信念,影响他们学习动机的形成,降低了认知活动的活跃度,这一切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都是不利的。而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就是青少年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意义感、无力感,因此研究结果也显示,父母体罚和青少年的网络游戏成瘾呈显著正相关。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个环境,感受到较多父母温情与支持的青少年往往对学校有着更为积极的态度,而亲密的家庭关系也将对子女的社会互动起到示范和强化的作用,使其在学校参与的过程中有更好的表现。当孩子成长的系统内部形成良性循环时,他们才能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父母体罚、学校参与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与亲子关系的调节作用.田云龙
本文作者:吴菲菲
原创作品,转载请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