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微小的行动 突破眼前的困境 能量满满迎新学期
2023年的寒假接近尾声,昨晚我的电子邮箱里收到一份来自一位“焦虑的母亲”的来信。
电子邮箱收到这封来信的时间已接近凌晨,清晨我按照往常的习惯打开邮箱,查阅昨晚的信件。这封信很特别,收信的时间在大年初五深夜,这可能是很多家庭都还沉浸在团聚的幸福时光里的时候。信的那一边一位名为“焦虑的母亲”对着电子屏幕书写自己的担忧和焦虑。
长达近2000字的来信,我们进行了一些主要内容的概括,我想把它作为案例和大家分享,主要的原因是这可能是很多家长和孩子此时同样面对的问题和困扰。
来信的主要内容:这一个寒假特别的长,作为母亲我从侧面观察也了解到孩子确实承受着不小的学习压力,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对孩子来说是有一定的负担。可是,我看着孩子这样作息不规律,我真的很担忧。特别是过新年这几天,我发现他(孩子)基本上都到了深夜或者接近天亮才睡,白天呼呼大睡,夜里各种玩游戏、吃零食、看小说。我很想提醒他,和他促膝长谈讲讲道理。我也发现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了,看的书不少,很多道理也都懂。每次提醒的结果就是母子大战,有的时候还会引发父子大战。孩子在平日吃饭聊天的时候,也会和我们表露内心的想法,他也很想早点睡,早点起,赶紧完成作业,进行新学期课程的预习。可是,一玩起游戏,刷视频好像就忘记了时间。特别是玩游戏,小伙伴们没下线,他好像不好意思先下线睡觉。我平时和孩子的关系很好,也常常在一起聊天,小心事也会和我说,我很担忧我整日唠唠叨叨的提醒会影响母子关系。快开学了,马上就要进入初二下学期了,我很担心他是否能够快速从假期状态进入到学习的状态,我还担心我这样的焦虑情绪是否会影响到我的孩子,太纠结了,很希望获得支持和帮助。
在对李松蔚老师的采访中,我曾注意到过这样一段话:你知道什么样的情况特别不适合讲道理吗?通常是青春期亲子关系。
有一部分孩子处在青春期的时候,他刚好有个“逆反期”。就像来信中的提到的那位孩子他也知道自己要早睡早起,安排时间学习。可是,一旦听到父母提醒:“早点睡。”他或许会说:“我不困,我不累。”也就刚好在这几年的时候,讲道理反而适得其反。
这时候采用讲道理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孩子可能可以短时间耐下性子听我们讲道理。但可能会不断地提醒自己这些道理我都懂,可是我做不到,太难了根本做不到。不断地否定自己,同时对抗这个和他讲道理的人。
在假期即将结束之前,或许很多家庭都面临和这位“焦虑的妈妈”一样的问题。我们也常常看到不少家庭在孩子开学之后顺利调整了状态回归到规律学习的轨道上。
那么,这时候调整我们的心态就成为首要的事情。不要对孩子短时间的改变期望太高,有5%新的经验就已经很好了。改变的悖论往往是这样:如果父母说“请你变成那样”,孩子会说“可我做不到啊”。父母说“好吧,请你保持原来的那样,”孩子又会说“这样是不行的,我想改……我得改……”我们是不是可以有第三种选择,这样和孩子说“请你保持基本不变的同时,朝着可能的方向改变一点。”
“焦虑的妈妈”在来信中花了很大的篇幅罗列了孩子这样那样的需要待解决的问题,我想我们可以尝试着不需要一次解决问题。只要有一点微不可察的变化,哪怕在无足轻重的地方有一点尝试,就很好。
每天只需要花半小时学习(预习或者复习都可以),从一天24小时里任意选择30分钟即可,将手机倒计时调整好,30分钟计时开始。时间到即可停止手中的学习,做其他事情。
用一周的时间,一个行动,不需要达成终极的改变,在基本不变的同时尝试5%的新可能。给我们的孩子一点尝试的空间,试过之后孩子可能会同意,也可能不同意。无论同意与否,至少已经开始尝试,再陪伴孩子观察这样的尝试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
假期接近尾声,放下“急功近利”的焦虑,尝试5%的改变,从一个行动开始,探索5%改变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一点亮。
参考书目:《5%的改变》
本文作者:郑丹妮
原创作品,转载请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