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心灵工作室
当前位置:首页  >  心海导航

静观与关怀

1/10/2023 5:52:11 PM    作者:管理员    578次浏览   

生活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非易事,特别是近期一大部分人正经历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毒让人们面对不确定时更焦虑、更担忧。如果仔细审视每时每刻的体验,我们就会发现,从我们醒来的那- (“糟糕,我迟到了!)到我们睡着的那一刻(“我今天真的应……我们都处于一定的压力之下。每个人都可能是天生的负面思想家,只是我们通常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比如现在,你的身体有什么不舒服吗?你在担心什么吗?你饿吗?难道你现在不是应该查查邮件,而不是开始阅读一本新书吗?然而,认识并接纳大大小小的挑战,能极大地丰富我们的生活,这就是静观。在困境中拥抱自己、关怀自己,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就是自我关怀。两者结合在一起,就组成了静观自我关怀的资源。

  在过去的20年里,人们对静观的益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学界粗略地将其定义为“通过主动关注当下、不加评判地关注每一刻的体验而产生的竞知”。静观能以各种方式促进身心健康,从而为我们过上明智而饱含关爱的生活奠定了基础。静观的反面是“自动驾驶”状态,即沉湎于过去和未来的事情,我们几乎意识不到此时在自己身上或身边发生了什么。走神虽然是大脑的本能,但会把我们带入后悔与忧虑的深渊,我们可能会花上几天、几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摆脱这种状态。

当我们完全处于静观的状态中时,当我们在所有的思想、情绪与感觉中找到平静又清醒的感受时,我们的觉知就充满慈爱与关怀。完全的静观能带来与爱一样的感受。不幸的是,我们的静观很少是完整的,它往往与焦虑、渴望或困惑混杂在起。当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困难的时候,当我们感到痛苦、遭遇失败或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时候,尤其如此。此时,不仅我们的觉知被情绪所影响,我们的自我感知也往往被情绪所控制,我们会陷人自我批评与自我怀疑的重围。我们的想法会从“我感觉很糟糕”变成“我不喜欢这种感觉”“我不想要这种感觉”“我不应该有这种感觉”“我肯定出了什么问题”,最后变成“我是个糟糕的人”。眨眼间,我们的想法就从“我感觉很糟糕”变成了“我是个糟糕的人”。这时,我们就应该自我关怀了。有时,我们需要安抚自己(体验者),然后我们才能带着静观的觉知来理解我们的体验。

当我们感到痛苦时,自我关怀就可以被视为静观的核心。静观邀请我们以包容的觉知向苦难敞开胸怀。自我关怀补充道:“在痛苦中要善待自己。”静观会问:“我现在有什么体验?”自我关怀还会问道:“我需要什么?”在我们生命的困境中,静观与自我关怀共同构成了一种热忱、接纳的临在状态。它们就像我们最好的朋友。

研究表明,自我关怀与心理幸福感呈正相关,心理幸福感包括较少的心理病理症状(如焦虑、抑郁、压力),与较多的积极心理状态( 如幸福、乐观与生活满意度)。自我关怀还与动机的增强、健康的行为和免疫功能、积极的身体意象和抗逆力应对,以及更多的照料和关怀的关系行为有关。也就是,自我关怀有许多益处,值得培养。

      本文作者:林旭

      参考书籍《静观自我关怀专业手册》     

      原创作品,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