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助人行为的培养
“你愿意把文具借我吗?”
在某堂心理课之前,我想当孩子问出这个问题之后会得到同伴肯定的回答。但在这堂课之后我却有了不同的认识。课前,我多次提醒孩子这堂课要准备超轻粘土,但难免会有孩子忘记带,而这也会影响到他们这堂课的体验。
但在我巡视、协调的时候发现,大部分孩子桌上都或多或少有超轻粘土。“老师,我把我的超轻粘土借给他了”“老师,我同桌主动把超轻粘土借给我了”。看到孩子们之间互帮互助,我感到很欣慰。但是,有个小角落却有着不一样的故事。矛盾发生在两个同桌之间,其中一个孩子没有带超轻粘土,想跟同桌借,同桌不愿意借给他。两个人因此发生了一些小争执。
我很好奇,在大部分孩子都很热情主动的把自己的东西借给别人,愿意互帮互助的时候,为什么这个孩子不愿意与同桌分享呢?当我问起其他有类似情况的孩子时,他们是这样说的“妈妈不让我借给别人”“我担心我的不够用”。确实,孩子会有这样的担心,而东西是他们自己的,愿不愿意借给别人由他们自己决定。
只是,比起这些孩子,那些主动借出东西,也就是做出助人行为的孩子,他们会不会有什么不一样呢?
首先,这些孩子可能更容易建立人际关系。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孩子适应社会的重要素质之一。当孩子主动把东西借给同伴时,能解决同伴的燃眉之急,会获得同伴的感激。可能就会收获一份珍贵的友情。这些平时热心帮助别人的孩子,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也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其次,这类孩子会更有同理心。很多孩子更多时候是从自我出发,考虑得更多的是自己,比较难考虑得更远、更广。而孩子如果能主动帮助别人,那么他可能会看到别人的难处,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也就能摆脱“自我中心”,打开视野,看到更多的可能。
最后,孩子在助人中可以感受到快乐和价值感。课上我观察到,当孩子把自己的东西借给别人,得到同伴的感激和老师的表扬时,他们都会发自内心的微笑。在被表扬中,他们也能感受到被认可,感受到自己的助人行为的价值。
那么,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孩子培养助人行为呢?
首先,家长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在平时家长可以做出表率帮助别人,可能是邻里之间的互助,可能是对陌生人的帮助等。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助人的快乐,同时也为孩子树立起助人的榜样。
其次,多让孩子参与团体活动。比如公益类团体活动,在团体活动中孩子可以感受自己与他人及环境的关系。在团体活动中看到自己的责任,体会团体协作和互帮互助。
最后,引导孩子看到别人的难处。其实也就是培养孩子的同理心。例如,上面提到的例子,当孩子和同桌发生矛盾之后。家长可以让孩子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为什么他不愿意把东西借给我”“他为什么要找我借东西?他现在遇到了什么困难?我的帮助对他来说有什么用?”。当孩子能这样站在对方角度去考虑事情的时候,可能更能看到对方的难处,也会更愿意帮助别人。
我想,帮助孩子培养助人行为,也能让他们在助人中收获快乐和责任。
本文作者:郭晓莹
参考文章:《助人行为,让孩子更快乐》邹蓉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