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对话搭起亲子桥梁
有些父母会发觉,如果晚上等孩子从学校回家问他们一天过得怎么样,基本只能得到一个特别简单的回答——“挺好的”“不错”或者“还行”。这种情况在青春期的孩子尤为明显。如果父母想要再细细追问,很多孩子会紧绷起来。父母问得越多,知道的越少。
孩子的反应告诉父母,父母得做点儿别的什么,以便他们能友好地向父母倾诉。不过该做什么呢?如果父母问孩子,他们一天过得怎么样,或是数学作业、兴趣活动都进行得怎么样了,他们会觉得父母在查看他们的成绩。一天的课程已经让他们筋疲力尽,他们已经没有兴趣再去谈论他们的成绩了,而只想自由自在的,不再去管那些费力的事情。为了避免孩子觉得父母的问题是在检查他们,父母要用理解的态度听他们说话,照顾他们的感受。
即便父母的大多数问题都是出于好意,父母的对话有时也会逐渐变得像在审问。父母想知道一些他们的日常, 却觉得孩子并不真想说些什么。于是父母紧追不舍,只专注于父母感兴趣的信息,却忽略了与之相关的孩子的感受,导致孩子觉得自己不被重视,就更加闭口不言了。
如果父母重视孩子的感受,那么他们大概率会向父母们讲起令父母感兴趣的事。单一地询问父母感兴趣的信息会让他们觉得父母在刨根问底,缺乏同理心。如果父母觉得孩子没有兴致说他们的经历,那么大多数情况下是父母哪里做得不对,比如谈话方式太直接、太缺乏同理心,并不是孩子“闭口不言”或是“执拗任性”。如果父母能听出孩子字里行间的深意并顾及他们的感受,他们会更愿意面对父母、和父母谈话。孩子和父母都该丢弃老旧的、不合时宜的提问方式。
如果父母感觉到孩子不容易亲近,若即若离或是不愿意说话,有时的反应甚至是竭力“拉近”关系——父母一个接一个提问题,不想让谈话有任何停顿,便无限放大孩子开口说话的恐惧,反而会把孩子推向父母希望的反方向。父母不断努力,频繁地提出更多的问题,而孩子则步步后退甚至闭口不言。孩子的反应让父母又沮丧又生气,孩子体察到父母的情绪,又更进一步地退回到自己的领地里。
如何才能打破这种令人绝望的循环呢?
如果父母发现自己重复的话对孩子没有作用,就该停下来,放弃这个无效的方法。谁都不能逼迫别人谈话,而只能改变谈话的进程。这样也许会有助于孩子向父母反馈他们的感受。
“我觉得你现在好像没有兴致和我说话。”然后让父母等等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如果父母能不带着责备或叹息地说出这句话,而是衷心地、理解地说,那么孩子有可能不会置之不理,而是说出他的想法:“爸,我今天一天槽糕极了,现在真不想聊天了。”然后父母就有机会发现孩子正在关注的事:“你很累了,因为你今天心情糟糕透了。”
也许孩于会借着这句话说起他糟糕的一天:“对啊, 化学课上什么都没听懂。”
对此,父母可以说:“是啊,这样一定让你很有压力吧。”
也许孩子仍然是那种“我想静静”的态度:“是啊,我现在真的一点儿也不想说下去了。”
然后我们可以表示理解:“我明白,你现在心里特别烦。”
如果父母能做到不把孩子发脾气归因到自己身上,明白那只是孩子独处的需要,那么父母就会带着理解和关爱退出这次对话。长远来看,这样比任何勉强继续前行的、孩子毫无兴趣的对话尝试要适宜得多。
而且即使孩子不愿意说太多,父母和他们的联结也都是对他们有好处的。可以主动邀请他们玩一个游戏或者出去散个步。父母传递的信息是,即便没有和他们相关的对话内容,仍然希望和他们保持亲密。
有时对话可以继续进行下去,但却不是必须。重要的是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让步和彼此之间的亲密感,而这些不一定是通过一次对话实现的,而是通过父母的“存在”。
本文作者:林旭
参考、推荐书目:《打开孩子世界的100个问题》
原创作品,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