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正确“甩锅”的姿势——如何用双向教养的方式帮助孩子独立
如果让8岁孩子收拾房间,家长可能会怎么说呢?
妈妈会说:“你的房间太乱了。我猜你自己也有受够的时候,到时就会收拾的。”
爸爸则会厉声命令:“现在去把你的房间收拾好!马上!”
无论是妈妈还是爸爸,都希望帮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然而他们使用了截然不同的方法。
这个例子里的妈妈采用的是宽松式养育,让孩子自然成长而不提供充分指导。这种方法是假设当孩子做好准备了就能自我成长;如果允许孩子自由探索,他们就会自然地找到自己的成长道路。
这一度被认为是先进的养育理念,其拥护者反对用权威惩罚孩子,提倡给孩子自己决定的自由,让他们从自己的行为的后果中学习。但是也需要看到这种教养方式可能存在的弊端:现实中很少有孩子能做到自我引导。孩子成长需要日常的惯例、稳定的规则、对未来的预期和与他人的边界,而所有这些都不可能自然发生。
爸爸采取的方式专制式养育与宽松式养育截然相反,这也是最古老、最常见的养育方法。大部分父母都采取过这种方式。从孩子出生到长大成人,父母一直牢牢管控着孩子,通过权威惩罚孩子,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规定打破规矩的后果。孩子以服从来表示对父母的尊重如果养育目标是让孩子学会服从命令、遵守既有规则,专制式养育无疑是最佳选择。然而这种方法养育出的孩子,创造力不是受到打压就是发展极其受限。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是服从的,不和长辈顶嘴,这就是好孩子,而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可能只具备外部驱动的人格:依赖别人的意思决定自己的想法和行动。
人总是复杂的变化的,常常可以看到,温和的宽松型父母在受够孩子持续的劣行后突然大发雷霆,转而采用专制型方法。他们在眼泪和糟糕的情绪中发号施令,孩子的房间最终变得整洁。这种前后不一致的做法最为糟糕,因为孩子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父母没有给予他们自主管理权,也没有教他们如何管理自己的卧室,从而使他们对后果缺乏预见性。多数放任型父母都不停地摇摆于宽松和专制两种方式之间。他们无法为孩子建立稳定的规则,因为“指手画脚”让他们自己也感到很不自在。
除了宽松式和专制式养育,还有另一种养育孩子的方式,我们称之为“双向养育”。它的特别之处在于:解决问题的责任由父母和孩子共同承担。它既不允许孩子逃避责任,也不会巨细无遗地限定孩子行为的一切细节。采用这种方法,父亲会对8岁的孩子说:“你的房间太乱了,我想知道你清理房间的计划。”
“你的计划”,孩子应当承担清理自己房间的责任,她需要自己决定什么时间清理以及怎样完成这项任务。如果她的方法奏效,则皆大欢喜。如果她的方法没有成功,那么父亲和孩子就要共同解决问题。
“你已经开始收拾房间了,但现在还是没有完成。你的方法好像不大管用。”
这是谁的房间?是她的。谁应该解决这个问题?也是她。爸爸应该做什么呢?通过让孩子承担更多清理房间的工作,帮助她完全掌握清理房间的能力。亲子共同解决这个问题,直到最后就孩子应该如何清理房间达成共识。当孩子最后完成任务,爸爸对她报以微笑,夸奖她为保持房间整洁做出了种种努力。他不断采用这种方法,直到最后再也不用催促女儿清理房间。
要实现让孩子完全自主地完成任务,可能要到青春期甚至更晚。所以我们在实行双向教养时还要多一些耐心。
参考书目:《双向养育》
本文作者:吴菲菲
原创作品,转载请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