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与孤独
“独立”和“孤独”二词,乍一看似乎并不十分相关。再看,发现二者皆有“独”。或许它们之间有着更深层的联系。
孤独是一种感受。对于之前的我而言,孤独是一种消极的感受。如果我用孤独形容自己的状态,意味着我感觉到没有人真正理解自己,面对困难的我是在孤军奋战。我认为这样的境况是“可悲的、可怕的”,因为“茫茫人海,茕茕孑立”,不被理解,不被支持,不被爱,甚至可能“孤独终老”。单是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我就皱起了眉头。
小时候父母是我最坚实的后盾。遇见任何困难,我都可以找他们商量。超出我能力的部分,他们会鼓励我,指导我,陪伴我一起完成。只要有他们在,我很安心。即便后来我步入离家两千多公里远的大学校园,一开始我也常常和父母煲电话粥。漫漫地,父母的羽翼终究还是无法随时随地护我周全了。学校发生的很多事情,我面临的各种挑战,父母也无法给我提供更多实质意见和帮助。不管在时空上,还是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我得靠我自己了”。
我习以为常地对父母怀有期待,也认为他们提供支持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发生了这样的转变,我一下子很不适应。我又嫌弃自己没用,又希望有人能帮帮我(现实却没有),于是各种抱怨,生气,觉得自己“可怜”。
可是问题都得去解决。于是我怀着焦虑、难受等各种痛苦的心情,硬着头皮往前走。有时候会去找朋友“哭哭啼啼”。
“你怎么还像个宝宝一样,没长大啊。” 朋友一边安慰我,一边笑着戏谑我,“行啦行啦,多大点儿事儿啊,真没出息……”
“你怎么还嘲讽我呀,我碰到问题也没人帮我!”
“这是你的人生,你自己负责呀,没人规定一定有谁要帮你啊。更何况很多事情想帮也帮不了,只有你才能为自己负责呀!”朋友一点也不和我客气。
我一下子冷静了。的确,虽然我在生理上能很好地照顾自己,但我在心理上却没有真正断乳。未做到心理断乳,那我离真正的独立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我们都希望有人能“懂”自己。这里的“人”包括父母、朋友、恋人等等。可慢慢我才了解到一个听起来有点残酷的真相: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另一个人,也没有人能完全为另一个人的生活负责。从这个意义上看,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当我们体验到孤独的时候,或许恰恰是我们打开通往独立之门的时刻。
现在我看孤独,我看到的不再是“恐怖的场景”。“孤独啊,”我对自己说,“这很正常。” 因为我们无法依赖别人去生活。长大需要独立,而独立意味着孤独。
本文作者:戴逸茹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