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孩子,问题是问题
常常听到一句话:要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不要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听上去很抽象也不太容易理解。
当我深刻理解心理学叙事治疗中的“问题外化”后,感觉豁然开朗。叙事治疗把每个人的人生当成一段故事且特别强调助人者要扩展当事人在问题以外的故事情节,即不再只是把焦点放在问题上。许多时候,孩子们常常会带着诸多问题,甚至带着这些问题寻求家长、老师的帮助,比如经常迟到、写作业拖拖拉拉等。但大多数人把这些问题和孩子结合在一起了。
叙事治疗认为:人不是问题,问题本身才是问题。所以教育者可以用这样的对话问孩子:“迟到/拖拖拉拉的情况,通常会在什么时候找上你?”通过外化的语言,开始把人和问题分开。
如果家长或教育者深信,出现在面前的孩子本身不等于问题,这样的位置让教育者有更大的机会与孩子取得同盟关系,用合作的方式一同面对问题。
问题外化的过程中,教育者知识把问题当作一个有独立生命、历史生命的个体,所以可以用拟人化的语言与孩子对话。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教育者和孩子一起看清楚问题的面目。
用问题外化和孩子互动,会产生两种好的影响:
第一,孩子会在良好的情绪及能量下和教育者对话。许多时候,教育者把孩子当成“问题”,所以跟孩子谈论问题的种种不是,孩子总是低着头,声音越来越小,对话的意愿也越来越低。但当教育者用“问题是问题,人不等于问题”“人是自己问题的专家”的态度来和孩子互动,孩子在和我们对话时,就能站在一个有力量的位置,好好看待问题对自己的影响,以及自己和问题之间的关系。这时,探讨问题的来龙去脉就变得生动又有趣。
第二.可以创造出“合作”的空间。和孩子谈“问题”时,因为使用了外化的语言,比较不会觉得教育者是指责的态度,也不会感到自尊被威胁,不会在和孩子讨论问题时感到羞耻、被污名化,进而产生抗拒。这是问题外化在关系品质上产生的良好影响,不再是一个专家来让孩子认罪,对自己的行为表现感到糟糕与羞耻。而是让孩子当自己生命的主人,看看自己的生活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让孩子自己来评论与分析问题,并找出自己期待的解决之道。
本文作者:林旭
参考书目:《陪孩子遇见美好的自己》
原创作品,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