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除了学习之外,许多同学为之困扰的问题指向了“朋友”。大部分同学都渴望融入集体,获得归属感。而现实却有些事与愿违,不少同学都遭遇了“交不到(知心)朋友”的难处。可能是一直没找到有共同话题的同学,可能是关系好了一段时间后却发生矛盾而难以为继。每个人碰到的具体问题不一而足,今天挑选一个例子和大家分享。
学生小a告诉我,她觉得自己好像不太会处理人际关系,在班级没什么朋友。从她的叙述中,我了解到,她的好朋友是比她高一届的学姐,成绩和她一样优异。当学习成绩一般甚至较差的同学和她发生矛盾时,她觉得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维护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因为“没必要,本来从他们身上,我也学不到什么。那当不成朋友就随他们去吧。”
“听起来你在交友时有一些条件,有些同学对你而言有价值,你才愿意和他们做朋友。”听到我这样的反馈,小a思考片刻,然后点了点头。
我接着说:“虽然你想‘随他们去’,但当你听见他们背后在议论你,说你不好的时候,你也不可避免地感到难受,你非常希望大家能够认可你。”小a又点了点头。
让我们先停在这里,回顾一下小a关于“朋友”话题的两个重要的“心理活动”。第一,如果别人对我没什么用处,那我也没必要和他交朋友。第二,我接受不了他们对我的负面评价,我渴望别人对我的认可和肯定。
小a可能带给你“高傲”的感受。其实,小a正经历着许多同学都会遇到的“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
我们常将人的一生比作一部长篇电影,“我”理所当然地成为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既然是“主人公”,那把摄像机聚焦到主人公身上有什么错呢?阿德勒心理学是这么考虑的:自己人生的主人公是“我”,这没有错。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君临于世界的中心。“我”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哪个国家出品的世界地图,那个国家就会被放在世界地图的中心位置),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共同体中的一员。
小a认为,他人要为我所用,为我服务,我才有必要与他们建立关系。因此,她在与人接触时总会想:“这个人给了我什么?”这个期待不可能每次都能被满足。一旦不被满足,就容易发生矛盾,因为期待落空了。她很可能会大失所望,甚至非常愤慨。她的人际关系难以为继,因为她找不到和他们继续“做朋友”的“理由”。
此外,小a也未能逃脱“寻求认可”的执念,她同样非常在意别人评价。在意他人如何关注自己、如何评价自己,在本质上也是“以自我为中心”。正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视线,其实还是只关心“我”,是对自己的执著。抱着自己位于世界中心这种信念的人必定很快会失去“朋友”。
不论我们身处何处,我们本能地在寻求“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学生在学校、在班级、在人际小圈子中,都无一例外地寻求着归属感。但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的。我们必须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班级、人际圈子中去,才能够得到,而绝非以“高高在上”的姿态站在那里,等着别人“服务”于我们。
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自然而然地想到:“我能给别人什么”,而非“别人能给我什么”时,我们开始对学校、班级、人际圈子就有了参与和融入的基础。放下自己的身段,真诚地为共同体奉献,在奉献的行动本身,你感到自己真实地存在于其中,你就有了归属感,就获得了认可。
“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岸见一郎 古贺史健
参考书目:《被讨厌的勇气》
本文作者:戴逸茹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