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自有黄金屋?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和能力早已是家庭教育中的共识,但今年的高考全国甲卷有关《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作文题还是让我们意识到,现今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已经被提上了新的高度。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要追溯到学前阶段的亲子阅读。指的是家长和孩子坐在一起读书或家长读书给孩子听,也可以是孩子读给家长听;但是更广义的亲子阅读,指的是家长和孩子通过一本书或一个主题建构一种融阅读、头脑风暴、游戏、表达甚至表演于一体的亲子互动场景与氛围。许多家长认为亲子陪伴、亲子阅读仅限于孩子的学前阶段。实际上,这可能是一个误区。孩子上了小学甚至初中,同样需要亲子陪伴和亲子阅读。至少在孩子小学毕业,即12岁前,家长不要缺席和中断适时陪伴孩子阅读。
在阅读的亲子陪伴上,家长们会犯4种错误:一是缺少陪伴,尤其是爸爸陪孩子的时间太少;二是陪伴的质量不高,家长坐在孩子身边但自己玩手机的现象比较普遍;三是重视陪做作业,轻视陪伴阅读;四是多子女家庭父母对不同子女的单独陪伴较少。
随着年纪的增长,课业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孩子会因作业太多,没时间阅读,此时家长更应重视阅读,因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相比常规的家庭作业,阅读更能提升学业成绩,特别是对于孩子的数学成绩与科学成绩,影响深远,所以越是作业多、学科成绩徘徊不前,越需要挤时间阅读。
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是不把书当成工具和器皿,不功利和实用主义至上。我们应该把阅读当成开阔视野与思维的旅程,从阅读中汲取营养,获得乐趣,让人生更为丰满,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更优秀的公民。广泛阅读固然重要,功利阅读却后患无穷。有的孩子号称阅读量巨大,但读的书中七成以上都是教辅书。这样做只会让孩子的思想发育营养不良。年少时努力读“忙书”,读考试必备书,号称长大了才有时间读“闲书”与“杂书”,这其实是本末倒置,因为年少时的阅读广度,决定了日后的精神高度。
其次,家长可以通过游戏化的方式鼓励孩子们把书里的核心情节一起演出来,有的家庭则是通过家庭辩论赛的方式引导孩子输出想法,一些有小学高年级学生或初中生的家庭,通过亲子旅行等探究式的阅读方法也能事半功倍。家长要培养自己对那本书的主题的兴趣,无论这个主题是什么(其实除了阅读,包括体育运动在内的其他兴趣的挖掘与亲子陪伴过程同样遵循这一原则)。如果家里有多个孩子,每个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不同,他们选的书,以及对于探究式阅读的方法和表现行为也会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多子女家庭的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在家庭阅读氛围营造和孩子们阅读习惯的培养之外,家长还要给予每个孩子单独陪伴的机会。
参考书目:《世界是我们的课堂》
本文作者:吴菲菲
原创作品,转载请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