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会伤人,谁来为我的成长负责?
“老师您好,我叫小宇,是一位初二的学生。
我是一个无法控制自己脾气的人,因为我生活在一个充满矛盾的家庭。小时候目睹过一次爸爸对妈妈的家暴,那次经历深深地影响了我的性格。
那时我才二年级,一天中午,爸爸妈妈为了一件小事起了争执,两个人都用很糟糕的语言攻击着对方,妈妈一怒之下,把爸爸的手机砸到地上,碎成了几瓣。手机被砸,爸爸的怒火升级了,一把将妈妈推到在地,动手打了妈妈。我听到妈妈从房间里发出悲痛的哭喊声,混着爸爸的谩骂声,我一个人在客厅,怕到失声,又气得发抖。心里很想去帮帮妈妈,脚却像被钉在了地上,连走近的勇气都没有。
从那以后,虽然爸爸没有再打过妈妈,但他们的争吵却依旧很频繁,家里时而像一个战场,鸡飞狗跳,时而像一个冰窖,沉默无声。而我也变得越来越容易生气,如果别人用不好的口气对我说话,愤怒就立刻占据了我的头脑,我会用更难听的话反击回去。再后来有了弟弟,我也经常跟弟弟吵架,尤其心情不好的时候,就特别烦他。我也会想,为什么我会变成一个这样的人,或许是那个下午目睹了一场暴力的我,恨自己没有能力保护妈妈,现在只能用浑身长刺的办法,来保护自己。
我不喜欢这样的自己,却也没有办法不受家庭和童年的影响。去年在学校心理老师的鼓励下,我跟爸妈说了我的想法和感受,没想到他们两个都不太记得那件事情,紧接着开始指责对方,最后让我好好学习,不要想太多。
我的家庭不会好了,我也是吧?”
亲爱的小宇,在你的描述中,爸爸妈妈一直用很暴力的方式在跟家人沟通,都不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更习惯指责他人,也不愿意发生改变,没有学习的欲望。这种方式也在渐渐传染给你,比如爸爸生气了会拿妈妈撒气,你生气起来也会拿弟弟撒气。爸爸妈妈在争吵中一起走过了那么多年,作为成年人的他们,辛苦也好,无奈也罢,自己选择了持续经营这段婚姻,似乎也找到了他们适应的方式。而你却依旧在其中挣扎,老师为你感到心疼。
你强调了小时候目睹一次家暴给你的深刻影响,那次事件给你的伤害甚至超过了当事人,当你试过了向父母求助,却没能得到你想要的回应,这时我们不该执念于父母为何不能做好他们的部分,而是要把目标放回你自己身上。我们相信,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你有自己的力量做自己的人生选择,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你是可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的,但你一直用过去的事件给自己自暴自弃的理由,把父母的问题作为你不作努力的依据,一方面很委屈,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一个负面的家庭氛围如果没有在青少年时代打败你,就会让你在长大以后更强大,记住,看到你不喜欢的行为,要提醒自己,长大以后要做不一样的大人,选择权永远在你自己手上。
对于父母之间的矛盾,你可以分两部分去看。一是行动上,你会想保护妈妈,并且尽力了,但年幼的你力量不足以跟爸爸抗衡,要学会跟大的力量求助,比如家里别的长辈,如果爸爸的行为称得上家暴,甚至可以报警。从心理上,你要知道他们的任何争吵都不是你的错,不是你的责任,家人之间也有边界,当你不想被影响,边界就需要更清晰。
对情绪的控制需要练习,如果很容易发火,至少做到让自己生气的时候不要说话,可以把自己的意见打字或者写下来,相当于给自己一个缓冲期,如果冷静下来以后再看看那些话,还是你自己真心想说的,你再去表达。
近日刚好看到黄执中老师谈及类似的事件,其中一句话与你共勉:
别再去分析“我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人”,要问“我想要成为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