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爱边界,还情绪自由
“我叫小森,我有一个很温柔、很爱我,却很不快乐的妈妈。
时常听朋友抱怨妈妈对他们的严厉和控制,逼他们去上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兴趣班’,干涉他们交朋友,连每天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都要管。这时我会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朋友们很羡慕我,因为我的妈妈从不逼我做我不愿意的事情,也不会对我说难听的话。然而,我有时也羡慕他们,有个快乐的妈妈。当他们考砸了,回家会被妈妈一顿批评,而我考砸了,妈妈舍不得骂我,却会因为我退步了而难过、失眠。
上了初中以后,我的成绩变得很不稳定,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了。晚上不管我的学习到多晚,妈妈怕我一个人孤独辛苦,都会在客厅等着我 ,陪着我,我能感受到她对我的殷切期望。每次考得不好时,我都会想起陪我到深夜的妈妈,从不骂我却为我彻夜难眠的妈妈,感觉糟糕透了。
爸爸和妈妈时不时会吵架,虽然他们尽量地会避开我,但他们的矛盾我都看在眼里。前些天爸爸和妈妈都很少说话,我知道妈妈躲在房间偷偷哭了,我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妈妈的眼泪,她一哭,我就完全没有心思在学习上,书也看不进,饭都不想吃。如果妈妈能快乐一点,我也能更安心在自己的学业上吧。
这样的日子,好累。”
“请不要以爱之名控制我。”当我们被关怀所累的时候,常常这样对所爱之人呐喊。
那么,什么算是“控制”?我们的理解还是停留在表面,比如,为了你好,逼你去学你不感兴趣的乐器,为了保护你,干涉你交朋友,为了你健康,严格限制你的饮食……如果你不按我的意思做,我就对你说教、批评、打击、责罚。
亲爱的小森,你感激妈妈对你的“民主”,她从不用这样的手段来打压和控制你,但你还是觉得好累、压抑,转念又为自己的消极感受感到愧疚。其实,你也尽在你妈妈的控制之中,只是她控制你的工具,叫做“内疚”。
而你也在不自觉地学习同样的方式,在这段关系中回击她。你们看似风平浪静、和颜悦色、母慈子孝,你们通过制造自己的牺牲感来向对方表达爱,而双方收获的都只有内疚和压力,并体会不到幸福。
你和妈妈都应该明白,你在学业上的压力是你自己的人生功课,妈妈跟爸爸的矛盾,是他们的人生功课。你们是彼此最重要的亲人,你们可以相互倾诉、相互扶持,但不代表着你们就要为彼此的人生功课负责任。正是因为没有建立起这样的边界,你们才会为彼此所累,非但没有帮到对方,反而把烦恼都加倍,又双双陷入自我牺牲的委屈和拖累对方的内疚中。
深夜读书的你,不需要妈妈在客厅等着,跟丈夫吵架的妈妈,也不需要你放下学业来请她开心。你有独立面对学业成败的权利,你妈妈也有在生活的挫折里流眼泪的权利。爱不是“你饿了我也不吃陪你挨饿”,而是“你饿了我分你一颗我的糖”,那么前提是,你自己有糖吗?
“我不允许你不开心,否则我就要比你更难过”不是一种好的表达支持的方式,如果我们都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任,然后给对方更多的情绪自由与包容,彼此的生活都会轻松很多。如此一来,我们的爱才会是建设的爱,而非破坏的爱。
本文作者:石依婧
原创作品,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