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不是约束,而是保护
在去年的一次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中我和家长们分享这样一个话题:规矩不是约束,而是保护。前天晚上在和女儿一起听线上班会课的时候,听着老师和孩子们说安全。我脑海里又浮现了这句话:规矩不是约束,而是保护。
近段时间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中小学生在家上线上课,学校心理辅导邮箱里常常会收到来自家长和学生的来信,信中孩子提到家长给自己定了好多的规矩,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孩子对家长规定的这些规矩颇有想法和抱怨。
我们知道规则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规则感与规则的建立是密不可分的。并不是家长从电视新闻里看到有孩子在家里玩火引发了火灾;在各种网络平台上看到有孩子爬到屋顶上玩耍之后,简单、“粗暴”地在临上班前交代孩子一个人在家不可以玩火;做完作业不可以到小区里玩这么简单的。很多父母在建立规则时会有一些问题,“规矩”有问题,“方圆”自然就不容易形成,甚至还会伤害到我们的孩子。
在和学校里的孩子交谈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孩子觉得规则是一种约束、限制,常常忽略了它对我们的保护。学校里制定了详细的一日常规,为了让孩子在规则中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形成安全意识。有的家庭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建立了详细的规则,遵守安全规则,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培养孩子礼貌待人等等。
而这些从小定下的规矩将成为孩子未来路上的保护伞。作为家长,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形成这样“隐形的保护伞”呢?
规则一:以尊重为前提,尽量把“不可以”换成“可以”
在规则中孩子不是一位听从者,而是参与者。对于更大一些的孩子来说,他们还是规则制定者。孩子需要从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而不是强制让他们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在规则的制定中,如果孩子得到了平等的发言权,受到了尊重,孩子将更乐意去配合和学习规则。
例如:我们可以在家庭中召开家庭会议邀请所有的家庭成员参与,制定规则。我们习惯和孩子说不可以玩火、不可以玩手机、不可以……尝试着在制定规则中将“不可以”换成“可以”。将饭后不可以运动换成饭后可以阅读30分钟;将做作业要专心不要走神换成作业时专注一件事,做好当下这件事。
规则二:立规矩要趁早,从小事抓起
规则的建立具体而清楚,符合我们孩子年龄的认知水平。绝大多数家长不太了解,2岁以后是孩子形成规则的关键期了,立规矩从2岁就开始。在孩子2岁的时候,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到了“客体自我”阶段,能够审视自己的外在形象和行为,开始热衷于观察、模仿学习生活经验。很多家长会疑惑2岁的孩子如何建立规则,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建立的规则感不仅仅是家长的说,更重要的是模仿。
在我的QQ空间里记录这样一件事,在刚刚工作的那会儿,为了更了解我的孩子们,我喜欢在小区的中庭观察家长和孩子。
这是我当时记录的一段文字:
午后的花园格外的安静,或许大家正趁着周末偷闲吧……从我进小区大门就远远的看到一对父子正从坡上的草坪沿路艰难的下坡,走近细细观察孩子不过3岁左右,步履蹒跚,年轻的父亲一边自己小心翼翼的踩着草坪下坡,一边关注着身旁的孩子,坡下站着孩子的母亲正着急的看着艰难下坡的这对父子。多么和谐的一幕,让我的心底不禁有了一丝的幸福感……
可爱的小男孩跟着父亲践踏完草坪到达坡底之后好奇的问“爸爸,我们怎么不走楼梯呀?”这句看似普通的话就像在我的心底丢下了一块石子起了淡淡的涟漪……是啊,楼梯就在坡边上不过五米处,这位年轻的父亲为了方便少走这五米,牺牲了这一坡草坪。这时,孩子的父亲或许是看到我不自然的表情;或许是因孩子的这个问题而倍感愧疚;或许是……一直催促着孩子“走,走,走,回家!”好奇的孩子接着又带着稚嫩的语气说“爸爸 楼梯就在这里啊!”为了避免尴尬,我加快了步伐……
父母亲从孩子落地的那刻起,就成了他们的榜样,言行举止都将影响着您最爱的宝贝——孩子!
定规矩要趁早,在孩子年幼的时候,我们更需要用自己的行为来“告诉”孩子哪些规则我们需要遵守。
高尔基曾说:“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想要孩子一生走的长远,单纯爱孩子是不够的。智慧父母,既能守护孩子,也能为孩子树立榜样。既能让孩子有规矩意识,也会教孩子不被规矩束缚。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心中有规矩的孩子,脚下,才有更自由更精彩的未来。
撰稿:郑丹妮
原创作品,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