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刻意练习助你提高学习效率
同学们,平时你是否存在以下两种学习状态?1.轻松顺畅的学习:流畅地阅读完一本书或者听完一节课,对其中的内容表示认同,感觉自己完全听懂了。2.短期重复的练习:花一两个小时练习C大调和弦或者重复练习同一类题,为了让自己的肌肉或者大脑形成记忆。
其实,轻松流畅的学习会蒙蔽你的认知,使你无法知道你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哪些是薄弱点;短期重复练习也只会形成短期记忆,不会让你记的很牢固。每次考试前,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同学复习时存在着反复阅读和考前填鸭式学习的现场,原因也就在于反复阅读和重复练习会使我们对知识产生“熟悉感”,产生“已经会了”的假象。这是一种“自我欺骗”,也是一种“学习误区”。《认知天性》一书中提到的“后刻意练习”三种方式,有助于我们走出学习误区,提高学习效率。
一、间隔练习。“反复阅读”带来的学习假象说明,两次学习的时间间隔越短,第二次学习能够新学到知识就越少,那么第二次的学习就越无效。因此,要延长两次学习的间隔时间。例如,新资料要在第一次接触后隔一两天温习一遍,之后或许只需隔上数天或一周在温习一遍即可。你也可以建立一份自测计划,在每个学习阶段之间都留出一段时间,知识越快忘记,中间隔得时间越短。“睡眠间隔”也是不错的方式。很多人觉得睡了一觉起来啥也记不住了,但是昨天的知识已经在睡眠中悄悄化入了你的潜意识,只需要稍加重温,就能很轻松地唤起它们,这也就是心理学研究的“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对记忆的影响。虽然第二次自检时会发现自己仍然有很多知识漏洞,这也许会让你情绪低落。但正是这样,你才能发现自己薄弱点,给弥补带来机会!
二、穿插练习。进行穿插内容练习,不能是完成一个科目的全部练习再跳到下一个科目。你需要在每个科目的练习完成前就跳到下一个科目。穿插练习的原则是:将不同的学习内容穿插进行,跨度越大效果越好。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是会疲劳的,所以适当的身体锻炼能使大脑恢复精力,提高效率。在大脑内部,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不同的学习内容需要动用不同的脑区,交替使用才能使大脑各部分“张弛有度”。比如: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生理(主要依靠理解)之后,大脑的理解能力会疲劳,但记忆能力存量依然很多。这时转向复习系解(主要依靠记忆),消耗记忆能力同时让理解能力充分恢复。
三、多样化练习。多样化练习能帮助我们从不同的练习内容中提炼出基本原理,你就更容易在陌生的情境中找到正确的答案。比如,学数学的时候,很多人都是一章接着一章学习,课后作业也通常是按照章节设计的,看起来每章的内容都学会了,可是一到期末考试所有题目都混在一起,有的人可能就连应该用哪个数学公式都搞不清了,但如果平时进行练习的时候,你能习惯地把不同章节的内容混在一起,那么到了考试的时候,就很容易从大脑中提取最适合的数学公式来解决眼前的问题。
参考书籍:
《认知天性》,[美] 彼得·布朗,[美] 亨利·勒迪格三世,[美] 马克·麦克丹尼尔.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2018-09
作者:陈云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