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心灵工作室
当前位置:首页  >  心海导航

内驱力是引导孩子前进最好的力量

11/5/2021 11:17:10 AM    作者:管理员    633次浏览   

前几天听一个朋友说了一件带孩子的趣事。

她家两个孩子,老大5岁,老二3岁。两个孩子谁都不想先去洗澡。

她就跟两个宣布:我今天只讲一本睡前绘本,谁先去洗澡,谁就获得选书的资格。

两个孩子都被她培养成了小书迷,所以大宝听完,马上就从床上弹起来,开始脱衣服。

二宝眼看要输了,立马往浴室跑。

她丈夫目睹了全过程后都惊呆了,她则在一旁打趣道:只要涉及指标、资格等事宜,人类就热衷于搞竞争。

朋友的话虽然带有调侃的意味,但是细品起来,确实是提升孩子内驱力的金句

身边很多家庭,遇到孩子不配合的事情,经常会反复催促,如果催促无果,很可能就开始吼孩子了。

可吼骂、高压,往往都是一时起效,过后孩子容易更叛逆。

只有让孩子自己愿意主动去做,他们才会有持久的动力。

一、想培养孩子内驱力,就要让孩子有自信力。

我特别认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一个观点:受到母亲无限宠爱的人,一辈子都保持着对成功的信心,在现实中也经常能取得成功。

我们希望孩子对世界保持好奇,对学习新知识有发自内心的渴望,就必须让孩子自己相信自己,这才是他能驱动自己的前提。

曾经有一位父亲蔡笑晚,他有6个孩子,其中5个是博士,1个是硕士,每个孩子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他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时,传授了10条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方法:

1. 尊重孩子。

在他家里,任何跟孩子有关的事情,都会听取孩子的意见。即使他和妻子认为不正确,也会给出诚恳的建议,从不粗暴否定。

2. 让孩子带路。

每次出门,不管是拜访亲友还是外出旅游,总是让孩子走在前头,为父母带路。

3. 除非对号入座,一律挑最前面的位置坐。

4. 经常有意识地与孩子争论问题。

自己站在错误的立场上,让孩子在争论中取胜,然后及时给予孩子表扬和鼓励。千万不能总是让孩子输,更不能以大压小,使孩子难堪。

5. 让孩子练习当众发言,培养孩子当众辩论的能力。

6. 让孩子经常练习正视别人,用有力的目光注视对方,并且保持笑容。

7. 督促孩子保持良好的走路姿势,昂首挺胸,两眼看向远方,并有意识地加快走路速度。

8. 经常用暗示的方法,使孩子相信自己是个特殊人物,将来必定有出息。

这样能让孩子有良好的自我感觉及严格的自我要求,这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确实有很大的帮助。

9. 即使遇到重大的失败,如高考落榜,也不能严厉教训或惩罚孩子。

相反,应该对孩子加以特别的关怀和安慰,还要用暗示的方法让孩子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并用塞翁失马的故事开导孩子,使孩子相信有时坏事会变成好事······

10. 尽量找出孩子的优点,给予其积极的鼓励。

10条内容,既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实际操作方法,也是培养孩子内驱力的很好参考。

父母的打压、责骂,只会让孩子感觉自己很糟糕,很容易产生我就是个笨蛋,我就是无药可救的心理。

我们给孩子尊重、给孩子自信、给孩子鼓励,他才会在内心有无尽的力量。当他面对挫折和困境,也能想方法去克服。

一个有自信的孩子,才会成为有内驱力的孩子。

二、想培养孩子的内驱力,还要让事情变得有吸引力。

相声演员于谦曾在某综艺节目里聊到自己对儿子的教育时,说他儿子小时候,如果什么事儿做得好,他就会表扬孩子:哎呦,你这个事儿做得可真棒,将来肯定得送你上幼儿园······”

结果他把孩子真正送到幼儿园的时候,孩子特别高兴和骄傲,觉得是因为自己很棒才能上幼儿园。

我看这段的时候,特别希望更多的父母也能够看到。

因为于谦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让孩子对幼儿园充满了期待,孩子把能去幼儿园当成是一种奖励。所以他上学会非常积极,产生入园焦虑的概率也会小很多。

生活中常听到很多父母、老人对孩子说:你也就开心这几年,等你上学之后,就没有这么自由了。这会让孩子感觉,上小学是特别辛苦的事情。

你这才到哪儿,等你小升初的时候更累。这让孩子感觉,学习会越来越痛苦。

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考试再错看我怎么收拾你。这会让孩子害怕考试,害怕做题。

孩子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都是来源于父母。

父母若先给了孩子这样一种不良的感觉,孩子的内驱力,就被削弱了很多。

如果希望孩子坚持做一件事,我们最该做的就是把这件事变得有趣、有吸引力、值得期待。

比如我们发现孩子有舞蹈天赋,想培养一下,那么可以先带孩子看一些歌舞剧或者在家看儿童舞蹈的视频。

等孩子产生兴趣了,自己表示想学的时候,再跟孩子提一下:学舞蹈需要每天练功,不知道你能不能坚持下来······”之类的担忧。

直到孩子明确表示,自己喜欢舞蹈、可以坚持,才给孩子学舞蹈的机会,这样孩子会更珍惜,内驱力也会更强。

三、想培养孩子内驱力,需要给孩子及时的反馈。

我们常见到父母逼着孩子学习,但极少有父母逼着孩子去玩游戏的。

因为几乎每个孩子,都对玩游戏充满内驱力,根本不用催,自己就能上瘾。

清华大学博士、游戏研究学者刘梦霏的系列文章中说我们人类喜欢清晰即时的反馈,是写在基因里的。

游戏之所以能吸引孩子,除了它能满足孩子探索的乐趣,满足孩子社交、闲暇的需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反馈特别及时。

在游戏中,每打一只怪兽,你都会非常明确地获得 100 点的经验值,绝不落空。你的每一个成就,都会记录在徽章系统、排行榜系统和分数系统里。你可以随时知道自己的进步,现在的游戏,会竭尽全力地优化这些反馈。

这是孩子们喜欢游戏的原因,反推过来,也是我们在培养孩子内驱力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去做的事情。

其实无论孩子做得好与坏,我们都可以及时地跟孩子沟通。

孩子做得好,可以积极表扬;孩子做得差,可以给出不带攻击性的中肯建议。比如,这道题解法不错,步骤再写得清晰一点就更好了。

如果孩子的努力能够被看到、进步能够被肯定,他就会更有动力把事情做好,这才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但是很多家庭,对孩子的错误往往更关注:孩子写错一道题,马上指出错误;一个字写得歪歪扭扭,马上让孩子擦掉重写。

但是对孩子进步的反馈则比较滞后,很多父母甚至会刻意不给孩子反馈,防止孩子骄傲或者自满。

其实这对培养孩子的内驱力非常不利。

如果大家能够给孩子更多及时的回应,让孩子感受到关注,那么孩子会做得更好。

四、我常常觉得,缺少内驱力的孩子,就像没有油的汽车,每走一步都需要家长推着,最后双方都非常累。

但是我们父母,绝不能只对孩子喊你要加油,而是要帮助孩子把油加满。

怎样给孩子加油呢?其实特别简单,就是咱们说到的:保护好孩子内心的好奇心,让孩子对自己有信心,给孩子更多及时的、有效的反馈。

这些方法不花一分钱,却能让孩子有源源不断的、天天向上的力量。

来源:《伴侣》20219

转载平台: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