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心灵工作室
当前位置:首页  >  心海导航

孩子不吃饭之终极解决方案

11/17/2021 11:58:11 PM    作者:管理员    689次浏览   

有很多妈妈问过我:孩子不好好吃饭,吃得太少怎么办?挑食怎么办?根本不愿意上桌吃饭又怎么办?这个“吃”的问题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是十个新手妈妈里面有九个都会为此愁到脱发。

到了开饭时间,世界上有两种家庭。

一种家庭,是大人追着孩子吃饭。你看,爸爸从东面夹着一筷子菜袭来。孩子正要躲闪,却又见妈妈从西边拿着半根玉米冲过来包抄。孩子眼珠一转,灵机一动,向北边跑去。却不料,孩子只觉肩头一热,原来自己已被爷爷双手抓住。孩子张开嘴巴正要呼救,奶奶一勺饭已经塞了进来。大功告成!喂进了一口!!

另一种家庭,是孩子领着大人吃饭。你瞧,妈妈从厨房出来,大声宣布:开饭啦!可是孩子并没有走向餐桌,而是立即向着远离餐桌的方向跑去!爸爸伸头一看,原来孩子自己跑去洗手了。洗完了手,孩子仍然没有走向餐桌,而是跑到一边打开了柜子!爸爸再一看,原来是找到了自己的小围兜,并拿出了自己的碗和勺。爸爸给孩子戴上小围兜之后,一扭头,孩子已经坐在餐桌旁,摩拳擦掌准备开动了。

这两种家庭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说到底,这是一个内驱力的问题。

后一种家庭里,孩子自己真的想吃饭,属于内驱吃饭。而前一种家庭的孩子,则属于四驱吃饭——有四个大人驱动着这个孩子吃饭。那么,到底有没有办法,唤醒孩子心中的洪荒饿兽,完成从吃渣到吃神,从四驱到内驱的转变呢?有!提升内驱力,永远都是同一个核心原则,那就是尊重——尊重孩子做她自己。我们这次的分享到此结束,我们下周再见!

等等,什么?太抽象了?好吧,那就再说详细一点。我们下面从五条不吃饭的原因入手,还你一个嗷嗷待哺的小饿兽!

01 不饿

实际上,这世界上有两种饿最可怕。一种是生理上的饿,另一种是你妈觉得你饿。如果孩子不愿意吃饭,一般来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饿(除非他期待着你马上会给他喂其他更好吃的东西)。而孩子不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身体真的不需要这一口吃的了!每个孩子胃口不一样

做人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做孩子不能以饭量论健康。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吸收能力不一样,新陈代谢能力不一样,胃口自然也各不相同。

君不见,有的人整天胡吃海塞,却能瘦如竹竿;有的人却喝白开水都长肉。有的人不爱吃肉喝奶,仍然身高八丈;有的人各种补钙运动,却仍然只能仰视众生。尊重孩子,就不要拿她去跟任何人进行比较。

同个孩子胃口也不恒定

话说回来,即使是同一个孩子,其生长也并不是匀速的,对营养的需求也不是匀速的,饭量也因此并不是恒定的,甚至变化很大。俗话说得好,猫一天,狗一天,孩子的变化往往是以天为单位的。

所以说,如果之前孩子能吃三碗饭,今天突然只能吃了半碗饭,我们应该轻抚钱包,面带微笑地说:不错,省了。而如果孩子之前只能吃半碗饭,今天却突然连吃三碗,我们反而要捶胸顿足:完蛋了,进入猛涨期了,该有得闹了!

尊重孩子,我们更要尊重他“不饿”的权利。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在吃饭时足够饿,饿到吃许多许多东西呢?是加强运动?是延长睡眠?是不给加餐?都不是。实际上正确答案,需要我们逆向思考:我们并不应该总惦记着怎么让孩子特别饿,而是应该让孩子不用吃很多。

一般来说,人的胃跟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大。你看看你家娃的小嫩拳,他能吃多少呢?孩子不但胃小,消化吸收速度也很快。新生儿一般每2-4个小时就要喝奶,两三岁的孩子还处在过渡期,是不能指望按照一天三餐的方式来吃饭的。

你看,大多数幼儿园的食谱实际上都包括三餐两点,就是说三餐之间还有两顿加餐。但是,留意加餐不要吃成正餐,变成多食多餐就不好了。另外如果孩子太过期待加餐提供的点心、零食,也会在正餐的时候食欲不佳,因此加餐要量少、定时、健康(少油盐糖)。

你以为大人就不是这个道理了吗?无论小孩还是大人,都应该牢记这个口诀:少食多餐最理想,多食少餐不该想,多食多餐不敢想。

02 抵触情绪

人类作为一种高级有机生物体,几百万年的进化让我们拥有强大的本能——饿了,一定要吃;吃饱了,一切好说。可以说,“吃”是人类最强大的内驱力, 一个饿极了的人,什么都做得出来。

但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就是不爱吃饭,一到饭点就跟上刑一样痛苦呢?是什么样的力量比孩子最原始的驱力还要强大,促使着孩子逃避自己饥饿的本能呢?

有时候,成年人的焦虑和压力是真正的始作俑者。

作为新手家长,或者老一辈经历过真正饥荒的前辈,可能会过于担心孩子的饮食问题。这种焦急的情绪,配合上家长“填鸭式”的喂法,会让孩子感到压力和不适。久而久之,孩子将这样的不适感与进餐联系在一起,对进餐这件事就变得越来越抵触了。

家长看到孩子抵触,则会感到更加不安和担心,逐渐发展出注意力转移大法——让孩子边吃边玩、看动画片、给予其他物质奖励——看似能稳住孩子吃两口饭,实际上一步步将孩子从吃饭这件事上越推越远,仿佛在告诉孩子:我也知道饭难吃!

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我们先要回归到吃饭本身上面来。如果大人都觉得吃饭是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怎么能指望孩子爱上吃饭呢?

回想一下你最享受吃饭的哪些地方?怎么才能让孩子也意识到食物的美妙,爱上吃饭这件事情呢?

在饮食教育(食育)方面,日本的幼儿园做得堪称典范,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去年参观了七家日本的幼儿园,发现他们的食育贯彻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们从一颗种子开始就全程参与到食材的准备和加工过程中,对食物充满了兴趣与热爱。

一岁多的孩子实际上就已经可以参与到种菜,浇水,采摘,清洗,切菜等工作中了,也可以通过大人的帮助来做一些简单的餐食。到了进餐的时间,孩子们轮流值班,分工负责各项准备任务。有的帮忙布置桌椅、铺桌布,有的帮忙端汤端菜,还有的帮忙准备餐具。

一切井井有条,进餐的仪式感很强,孩子们排着队拿餐盘取餐,以自助餐的形式能吃多少取多少,一点都不浪费。当孩子们忙碌了一天,聚在一起坐下来吃饭的时候,那种温馨和喜悦的感觉,就仿佛在享受人间最美妙的食物。

相信孩子吧!给她一个机会,让她去了解食材、了解烹饪、了解进餐这个神圣的仪式。她也可以成为最出色的美食家,品尝和享受食物最单纯的滋味。

03食物难以下咽

刚添加辅食,到1.5~2岁能够逐渐适应食物原本的性状,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食物的性状应该逐渐过渡和变化,变化太急了孩子当然就难以下咽了。但是据我观察,更需要注意的是另一个极端。有些孩子到了三四岁还在以粥状食物为主,咀嚼肌肉的发育不充分,会长期有流口水现象,说话咬字也受到影响。

进入我们幼儿园的孩子,通过观察他们的说话咬字,往往可以判断出他们在家里的饮食状况。我们也会建议两岁孩子的家长,适当给孩子一些有嚼劲的食物,而不要长期依赖稀软的食物。那些换着花样做的粥,吃多了孩子也会觉得很没意思。

真的难吃

研究发现,五岁以下的孩子有很强烈的“食物恐新症”(food neophobia),这意味着大多数新的味道(除非是很甜的食物)对于孩子来说都是难吃的。这是人类进化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让我们专注于那些熟悉和安全的味道,以免被奇怪的动植物毒死。

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对于一种味道,孩子接触得越多,会变得愈加熟悉,他们会喜欢上这种味道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对于一种全新的味道,孩子平均需要尝试8次以上,才能有较好的接受程度。

尽管这种“越吃越喜欢吃”大法对于绝大多数孩子都会奏效,但遗憾的是,大多数家长并没能扛过孩子的“拒绝期”,往往在尝试不到5次的时候就放弃了,导致孩子最终的食材和食谱过于单调,营养不太均衡。

一个解决方法是,引入新味道的时候坚持“少量多次”原则,每次哪怕只让孩子吃一口,不喜欢可以少吃点,但是不断循环往复地提供这些新味道,直到孩子较好地接受,就可以多吃一些。

丰富的食材种类对于平衡的饮食非常重要。在理想情况下,孩子一天如果能够接触到20-25种不同种类的食材,远比他一天吃下去多少分量的东西更重要。所以坚持但循序渐进地给孩子提供丰富的味道,对孩子长期的营养健康大有裨益。

当然,有的时候饭太难吃,真的就是烹饪水平的问题……即使是成年人,面对黑暗料理和面对美味佳肴的胃口也是截然不同的。不用感到惭愧,养小怪兽是个团队游戏。如果自己不行,可以尝试一下换个队友来做饭。

不要光想着调动孩子的内驱力,也要认真去调动自己另一半来承担家务的内驱力。有什么比“孩子只爱吃你做的饭”更激励人呢?真希望也可以说“孩子就喜欢用你刷过的马桶”、“孩子就喜欢穿你换的尿布”、“孩子就喜欢在你拖过的地上走来走去”。

04环境诡谲,外因重重

除了吃饭的过程本身,还有很多其他的外因,有可能把孩子变成不良吃饭少年。

比如说,如果孩子平时受到的关注太少,就有可能会通过少吃、拖延吃饭时间等方法来获得更多关注;也有可能,孩子在生活中受到的尊重不足,通过对食物说“不”来宣泄自己仅有的权利;也有可能单纯是椅子不舒服,所以孩子不喜欢好好坐着吃饭,要到处乱跑。

无论是哪种情况,解决方案都是同一个,就是要回归到尊重孩子。

比如在吃饭相关的环境和事宜上,可以尽可能地给孩子自主权,让孩子对环境能有一定的控制力。

有很多家庭使用带餐盘的儿童餐椅“高椅子”(high chair),让孩子坐在成人餐桌旁吃饭,这样孩子能够和大人平起平坐,感觉上是很尊重孩子的。但是实际上孩子到了攀爬和行走能力都比较强的时候,就不愿意被餐盘夹着、被安全带绑着困在高椅子上了,这种不自由的感觉让孩子很沮丧。但如果放开了让孩子自由爬上爬下,很多家长又担心孩子会摔下来。

艾米.皮克勒博士(皮克勒方法创始人)曾经提到这样一点,不论是多么小的孩子,成年人都不应该把他摆放到一个他自己无法进入和脱身的姿势或者环境里(当然,汽车安全座椅这样极端情况除外)。

在皮克勒研究中心,还无法自己坐起来的孩子,由照料者抱着喂食,且喂食的时候不是把食物直接塞进孩子嘴巴里,而是放置在孩子嘴边,让孩子自己去够、去吃;可以自己坐立的孩子,就坐在低矮的小椅子上,用自己配套的小桌子和小餐具来进食,每个孩子都对自己身边的环境有充足的控制力。

让孩子成为自己吃饭的主人,这样就不需要你来做他吃饭的仆人。

当然,如果是进食环境之外的原因导致孩子吃饭困难,比如陪伴孩子玩耍的质量较低,这里就无法一一详述了。欢迎大家关注我们其他的文章。

05极少数可能需要特别帮助

当孩子的特殊情况比较显著和突出,且长期持续,则需要需求专业的评估和帮助。

有一些生理上的原因,可能导致孩子长期的饮食问题,比如口腔敏感,吞咽问题,消化系统疾病,严重的便秘,食物过敏,甚至神经性厌食症等等。

相信自己作为家长的直觉和判断,有时候别人给再多建议也是白搭。如果你确实感到孩子吃得太少了,太挑食了,长得太慢了,就带孩子去求助一下专业的儿科大夫的建议吧!正规儿童医院的保健科非常擅长判断孩子喂养、生长发育等方方面面的问题,现在有很多网络问诊方式也很方便可靠。

尊重孩子,知易行难。

尊重孩子个体的独立性,尊重他们不断变化的食欲,相信他们拥有判断饥饿和饱足的能力;

尊重孩子的情绪,带孩子回归吃饭本身的乐趣,享受食物本身的美妙,而不是将吃饭变成对抗的战场;

尊重孩子的发展阶段,该软则软,该硬则硬,也包容他们恐惧新味道的生理特点,循序渐进,少量多次地让他们去品尝和熟悉新的味道;

尊重孩子对控制的需要,尽管他们年轻尚小,仍然希望自己是有能力改变周围世界的人,希望能和外部世界融洽共处。

真正的尊重,能让你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成为她最坚实的后盾。真正的尊重,不仅能解决吃饭这件小事,更能让她获得走好人生道路的力量。

      来源公众号:果壳童学馆

      作者:邱天&Yi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