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心灵工作室
当前位置:首页  >  心海导航

心理专家开出“收心术”,请收好

2/24/2021 1:30:04 PM    作者:管理员    823次浏览   

出现“开学综合征”,怎么办? 

市教育局联合本报送上开学心理调试指南,帮助学生投入新学期 


“开学综合征”不用怕: 

许多孩子在开学时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这就是所谓的“开学综合征”,市教育局要求学校不仅要上好“开学第一课”,还要上好“心理第一课”。


家长沟通有方法:
换种语言,更好表达“唠叨”背后的关心。



进入状态有技巧:
心理学研究表明,仪式感可以帮助我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状态。家长帮助孩子调整心理状态,可以通过创设安静生活环境、调整作息、一起营造仪式感等方式,并稳定自己的情绪。
“开学综合征”很正常
不必过度担心
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领导小组办公室高思刚主任说,开学了,孩子的心理也要开学。
上周,市教育局发布如期开学的消息,一些学生随即陷入低沉,心理专家叶思思老师说,许多孩子在开学时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这就是所谓的“开学综合征”,是正常的。
叶思思说,生活节奏的变化,即将到来的学习任务,都会让一些学生措手不及,此外,还有情绪的波动——可能是对过去的寒假生活感到不舍,也可能是对寒假未能好好度过的不甘和后悔,也可能是对规律的学习生活感到烦躁和害怕,也可能是对学习、考试的压力感到焦虑。
她说,即使是大人,长假之后也会有各种不适应,何况是孩子,所以,孩子们:开学初效率不高,都是正常,不必过度担心和自责,只要及时做好心理调适,就能以最快速度适应新学期学习。
开学第一周要成为
“心理健康教育周”
市教育局也把心理准备写进开学通知——学校不仅要上好“开学第一课”,还要上好“心理第一课”。
开学第一周,市教育局要求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例如,通过校会、段会、班会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春季学习生活,还要通过个别谈心、心理咨询等方式,加强生命教育,塑造阳光心理。
【支招】
这个问题问得最多
怎么帮孩子戒掉手机?
开学时,最困扰学生家长是啥?从这段时间厦门心理援助热线收到的咨询内容看,集中在围绕手机游戏和寒假作业爆发的亲子矛盾。这里还有个背景,上月,教育部出台手机管理规定,要求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等,这也需要家长配合,提高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开学了,孩子怎么戒掉手机,父母能做些什么?心理专家彭汪洋老师通过一个案例提供解决方案——
CC是一名初中生,春节假期,他拿回“手机使用权”,父母觉得放假也应该适当休息。谁知,这一放松变得一发不可收拾,CC天天上网玩游戏,无法控制自己。
马上就要开学了, CC内心很焦虑,想要“改邪归正”,却发现自己很难集中注意力——一拿起课本就犯困,或是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机。让他头疼心烦的是,爸爸妈妈不停地在耳边唠叨。CC越听越生气,越听越烦躁。
针对CC的“开学综合征”,彭汪洋分别给学生和家长提出一些实用秘笈。
给学生的“收心术”:第一步先交手机
1.交还“手机使用权”
将手机交给父母保管,或者在手机上设置屏幕使用时间,杜绝自己长时间沉迷于滑手机。
2.制定时间表
合理安排作息,按时起床、吃饭、学习、运动、休息,调整好自己的生活节奏,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3.接纳自己的情绪并积极行动
面对新学期的挑战,学生不免觉得紧张焦虑。紧张焦虑的情绪会提醒我们,要和寒假懒散决裂,所以,我们需要接纳自己的情绪,读懂情绪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建议同学们转变一下自己的想法,把“这是学校要求我必须完成的学习和作业”,转变成“这是我学习的一部分,我需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当我们在想法上变得积极主动时,也更能调动自己学习的自主性,面临的学业挑战也能迎刃而解。此外,不妨利用一点时间对前一阶段的学习状态进行梳理,问问自己,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好,在新的一学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给自己制定一个新学期计划,将计划落实到细微的行动中,日积月累,期待自身的成长与蜕变。
4.寻找“玩手机”的替代休闲方式
当脑海中冒出“我很想玩手机”的念头时,可以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健康的休闲娱乐活动可以像玩手机一样带给我们放松愉悦的感觉——也许是跑步,听音乐,看些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和好朋友聊一聊天……当你很想玩手机的时候,可以用我们喜欢的其他健康的休闲娱乐活动来代替它。
给家长的建议:换个方式说话
父母需要做好生活上的保障,但不要过度地插手孩子学习上的事——可以理解家长对孩子焦急心情的感同身受,但家长还是要明确,学习是孩子成长中自己要完成的功课,家长不能替代他们。
同时也建议家长换一种语言,表达出“唠叨”背后对孩子的关心。譬如说,把“不要天天窝在沙发上玩手机,”换成“我很担心你一直保持这样的姿势,视力会受到影响”;把“都快开学了,看你作业做不完怎么办?”,换成“我相信你能完成作业,但也要注意休息”,避免加重学生开学的焦虑感。 
【小窍门】
孩子和手机决裂 家长先做榜样
孩子沉迷手机,家长能做啥?
彭汪洋认为,导致孩子沉迷于手机的原因有很多,家长干预时需要考虑到孩子的现状、需求和心理特点。假期使用手机比较多,让孩子说断就断很难,因此需要给孩子一个适应过程,减少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此外,为了能增强孩子的主动性,家长应和孩子共同协商制定家庭手机的使用规则,并讨论替代“玩手机”的休闲方式,例如,组织一些家庭活动,给予了孩子足够多的陪伴和情感支持。
彭汪洋特别强调,要让孩子和手机“决裂”,家长也要放下手机。
还有这些问题,父母可以这么做
调整心理状态需要仪式感
问:开学了,家长要如何帮助孩子调整心理状态?
答:第一,减少不必要的社会交际活动,为孩子创设安静的生活环境;
第二,帮助孩子调整生活作息时间;
第三,为开学增添仪式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仪式感可以帮助我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状态。家长可以通过帮助孩子整理书桌、清洗校服和书包等学习用具来营造开学的仪式感,为开学做出积极的准备;
第四,家长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和状态,有些家长会因为电子产品、作业等问题,和孩子产生矛盾冲突,家长要稳定自己的情绪,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沟通要注意情绪状态
问:我每次跟孩子提到学习,孩子总是会有一些负面情绪,有时连理都不理我,拒绝沟通,我该怎么办?
答:家长在遇到此类问题时,首先要反思觉察自己在沟通时的情绪状态——孩子对家长沟通内容的理解,不仅仅只是语言上表达的内容,还能感受到家长通过表情、语音语调等信息传递的情绪状态。家长需要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让自己情绪更加平稳,才能够跟孩子更有效地沟通。
其次,家长要改进跟孩子沟通的方式,避免使用绝对化、以偏概全、威胁、恐吓的语言,尽量实事求是,就事论事;避免使用“你”开头的信息,对孩子过多地指责和批评,使用“我”开头的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情绪和对孩子的期待。
最后,要注意沟通的场合,避免在一些公众的场合指责和批评孩子,选择恰当的时机跟孩子进行沟通。
【提醒】
三种方式获得心理援助
厦门中小学生和家长如果有“心病”,至少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获得心理援助。
24小时免费电话咨询
厦门已经开通24小时学生心理援助热线,是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是免费的。
●热线电话:0592-5258185(谐音:我爱我,帮一帮我);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日,24小时。
24小时网络咨询
可通过厦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网进行网络心理咨询。
●服务网址:http://www.xmsxljk.com/;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日,24小时。先注册再登录,点击“我要咨询”栏目进行网络心理咨询。
面对面心理咨询
学生家长还可以预约面对面的心理咨询,需要事先预约,并携带身份证。
●预约时间:周三和周五下午3:30—5:30
●预约电话:0592-2661956
●联 系 人:辛老师、许老师
●辅导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1:30;周六、周日上午8:30—11:30,下午2:30—5:30
●服务地址:厦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厦门市励志路5号,市教科院教研培训楼后楼二层)



来源:厦门日报,2021年2月22日第6版
漫画/本报记者:黄  嵘
本报记者:佘  峥
通 讯员:颜  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