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前,先做好这一点,教育事半功倍
一
不少家长总是反映教育孩子难,让人心力交瘁。最常见的是孩子的不良行为、坏习惯,吼也吼了,苦口婆心讲道理也讲了,但孩子还是不听,不改,要不就是当时见效,过两天故态复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问题出在哪里呢?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沙法丽·萨巴瑞在《父母的觉醒》一书中说:
“我想强调的是,孩子的行为始终是有意义的,发现一个行为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如果社会能够抛弃‘有的孩子本性邪恶’的想法,就能促使社会文化更加理解孩子,知道他们的反常行为是有原因的。可悲的是,现在很多孩子都缺少这样的帮助。”的确,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当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家长一般都只能看到孩子不好的行为,却不关心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需求,而去指责孩子,或者讲大道理。不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意义,就用命令、控制、惩罚等方式管教孩子,一来无法从根本上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二来容易伤害孩子,影响心理健康;另外,也错过了了解孩子内心的机会。长此以往,教育孩子便成为一件很棘手的难题,孩子缺乏理解和正确的引导,家长也觉得又苦又累。
二
记得一位家长曾经在公众号后台求助,孩子老爱撒谎怎么办?她说儿子平时挺乖,就是有个毛病,爱撒谎。有一次在学校和同桌打闹把衣服撕坏了一块,回家问他,他却说是别人故意把他衣服扯破了。初中时,想问妈妈要零花钱给同学买生日礼物,却说是老师要收钱买参考书。类似的事情很多。这位家长又疑惑又生气,“很多事情也不是啥大事,跟我说实话我也不会说他,为什么就要撒谎呢?”她因为这些事批评过孩子很多次,教育他做人要诚实,但孩子还是屡教不改。看完这位家长的叙述,凭借多年来教育咨询的经验,我很快意识到这个孩子不是“爱撒谎”,而是“被迫撒谎”:因为怕被妈妈责罚,怕自己表现不好会失去父母的爱,所以选择了这种“不好”的行为来保护自己。当和这位家长深入沟通后,事情的真相也逐渐清晰。原来,这位妈妈一直对孩子很严厉、要求严格,每当孩子犯了一点小错误,都会忍不住批评指责,对孩子的控制也比较多。在这种严厉、控制型管教下,孩子做事总是会担心妈妈不让、不允许,怕妈妈骂自己,于是就学会了一次次撒谎。这位妈妈也只是看到孩子表现出来的撒谎行为,却没有深入思考孩子行为背后的想法、动机,进而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必然是无法有效纠正孩子不当行为的。这样的案例有很多。比如很多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家长只看到他们不爱学习,爱玩手机的行为表象,动辄打骂,甚至把孩子送到“戒除网瘾”的机构,却没有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曾有调查发现,不少孩子是因为现实世界单调无聊、缺乏爱和关心、在生活中得不到积极的肯定和成功的体验,而在网络世界中却可以感受到自由、完成任务的成就感,所以才深陷其中。家长只有从这些行为背后孩子的情感和需求出发,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带孩子投入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或者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中的困难,重拾信心,才能从根本上把孩子从虚拟世界中拉回来。所以说,家长教育孩子,一定要练就一双锋利的眼睛,学会透过孩子行为的表象直击本质,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感受,心理需求和目的。从这些本质问题出发,思考解决办法,调整平时的教育方式,才能更及时、高效地规范孩子行为,引导孩子心理健康发展,让教育事半功倍。
三
著名心理学家珍·尼尔森博士曾指出:孩童的两大主要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她在《正面教育》一书中提到:“当小孩的归属感和确认自己重要性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他/她就会觉得沮丧。每个孩子感到沮丧的程度不同,但都会导致他们做出某种偏差行为。行为不端的孩子并不是坏孩子,只不过是沮丧的孩子。”个体心理学认为,孩子“不良行为”背后通常隐藏着4个目的:
①寻求关注(你们快看看我呀)②权力斗争(你越让我干什么,我越是不干)③报复心理(你对我不好,我都会奉还给你)④自暴自弃(反正我也不重要,没什么好努力的)认识到这些,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比如同样是叛逆不听话、爱跟父母作对,对于2岁的孩子,自我意识萌芽,凡事喜欢强调“我”,“我的”、“我做”,很不喜欢家长动他的东西,或者帮他做事。这个时候,在安全范围内,家长应当顺应孩子的这种成长规律,不和孩子硬顶,让孩子可以充分体验自我,了解到自己与他人的区别,意识到“我能行”“我能做”,迈出独立、自信的第一步。而如果是青春期的孩子,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和权利,渴望平等和尊重,他叛逆行为背后的目的往往是寻求空间和自主感,不希望父母干涉过多,侵犯个人空间。因此,这个时候,家长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学会适当放手,给孩子更多自己做决定、自我管理的空间。总而言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不要仅仅凭孩子的某些行为,就给孩子贴上“胆小”“不听话”“撒谎精“不爱学习”等负面标签,这只会让孩子越来越靠近标签的样子。做一个有心的父母,好好拥抱那个需要被理解和帮助的孩子,多思考、学习,多和孩子沟通,关注他行为背后的秘密。这样,才能更轻松地教育出一个身心健康、乐观优秀的孩子。
作者:钱志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