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了吧,强迫式“伪特长”
《扬子晚报》曾报道过一个南京的二年级小学生,妈妈给他报了5个课外补习班和兴趣班,课余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可谓左脚迈出校门,右脚就踏进补习班。这并非个例,当下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甚至几个特长,因为有了特长这块“砖”,可以帮孩子叩开名校的大门。《重庆时报》就报道过一个12岁女孩小雨的“成功”故事:小雨小升初面试失败10次后终被录取,成功的原因是其一首《月半小夜曲》二胡曲打动了老师。
可是,被录取后的小雨说,这个“一技之长”恰恰是她最讨厌的,她在作文中写道:“自己稀里糊涂学了一两年二胡,实在受不了,因为不喜欢想要放弃,却遭到了家长强迫。日复一日,对二胡的感觉渐渐麻木,再后来,对二胡避之千里,甚至为了不拉二胡,每天将作业拖到很晚才做完……”其实小雨的兴趣一直都是画画,那么家长为什么不让小雨发展她喜欢的画画呢?“画画的人太多了,如果练不出来,实际意义可能不大。”小雨的爸爸如是说。
现在,有太多的家长为了现实利益,强迫孩子发展自己不喜欢的特长。那么,究竟什么是特长?一般来说,特长是指一个人特别擅长的某种能力,这种能力除专业人员之外,一般人都比不上。一个人之所以会有某方面的特长,首先可能与先天因素有关,很多体育运动方面的特长就跟先天身体素质相关,比如姚明很小就有了篮球天赋。再有就是从小家庭的熏陶,比如生长在音乐家庭中的郎朗,一岁就接触了钢琴,三岁就能跟父亲探讨高深的音乐问题。可以说,这些方面的特长是可遇不可求的,往往是一些大家的苗子。
除了先天因素外,更多的孩子获得某种特长的原因,多数都跟个人兴趣有关,也就是因为内心喜欢,产生强烈的欲望和内驱力,促使自己主动地去做某事,而在做事的过程中,又能给自己的身心带来愉悦,这种愉悦会让孩子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种良性循环达到一定程度,维持相当长的时间,很可能就会让一个孩子在某方面有优于常人的能力。可以这么说,多数孩子的特长都是一种长久兴趣或爱好的衍生物。
反观当下,很多孩子的特长,并非是孩子有某方面的天资,也不是孩子自己的内心选择,多是家长一厢情愿的强迫,是奔着升学加分而去的,为了将来在小升初、初升高甚至高考时增加一个筹码,其功利性昭然若揭。对于这一点,家长们并不讳言,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拥有的特长都是逼出来的“伪特长”,不是那种自然生长出来的真特长,但他们心中也都有自己的道理。首先一种观点是:“技不压身”嘛,孩子纵然不喜欢,强迫他们多学一点,将来也没有什么坏处,反正学点什么比瞎玩浪费时间强。还有些家长有另一种观点:任何兴趣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孩子们整天瞎玩,是玩不出任何正经兴趣的,强迫孩子去学,慢慢有了一些成绩,就会有兴趣了。
两种观点看似都有道理,但都并不正确,且有很大的危害。
第一种观点:虽然“技不压身”,但每一种技能的学习都需要花费时间,那些无趣而痛苦的付出不仅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浪费孩子的精力,还会使真正的兴趣得不到发展。杨振宁说过:“一个小孩子对某个东西喜欢的话,常常代表他对那个方向有点才干,如果对这个才干多一些培养,多浇一些水,多给一些养料,就可能将来开花结果。”某种程度上讲,一个孩子的兴趣爱好很可能代表他的身心、思维等先天的素质与某个领域需要的能力有很大的交集。强迫式特长培养方式,很可能会把大量的课余时间都用在了他们不适合的能力培养上,非常容易扼杀孩子的强势能力。虽然有一些大器晚成的事例,但一个人的天生潜质,如果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得不到开发,甚至受到压抑,很可能会错过最优的发展时段,某方面“天才”的孩子就可能会变成平庸的“仲永”。另外,这种强迫式特长培养方式,还有可能会彻底破坏一个孩子对所有事物的兴趣,使之成为一个根本没有个人兴趣的人。
第二种观点:任何兴趣都不是凭空来的,强迫孩子去学没准就能有兴趣。我们必须看到,培养兴趣和培养“伪特长”走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培养兴趣是尽可能向孩子展示一门学问的神奇之处,如果这些神奇之处与十几个孩子之中的一个孩子的内心产生了充分的共振反应,一个兴趣培养的过程就完成了,剩下的事就交给孩子自己吧!物理大师费曼说过他的教学工作目的:“我讲授的目的不是为你们参加考试,也不是为你们将来服务工业或军事做准备,我最喜欢做的是展示这个奇妙世界的一部分供你来欣赏……”而培养“伪特长”的方式则正相反,这种方式的重点不是展示学问的魅力,它上来就强调一种目的性,为孩子达成那个大目的做好了一系列的“分解动作”,比如钢琴九级这个大目标,在基本指法上应该是什么要求,每个动作都有精准的指标和评价方式。这种状态下,人是目标的奴隶,很难被唤起一种主动探求的精神,更何谈兴趣。
今天,就连“特长”这一本应顺应孩子“身体和心灵内部”的“自留地”也异化成了升学的筹码!在这里,笔者不禁担心,如果任由孩子讨厌的“伪特长”泛滥下去,不仅会伤害我们的教育,伤害我们的孩子,也将扼杀我们未来各个领域内的大师!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东平县接山镇第一中学)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
作者:孙长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