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做完了吗?”这句话貌似关心,实则别有用心
父母的高频问句:作业做完了吗?
看到孩子不在做作业,很多父母一不小心脱口而出就是这句话:“作业做完了吗?”回想一下,你的日常是不是这个样子?乍一听,这是一句关心孩子学习的话,正确到无可辩驳。细一品,这句话里有太多的别有用心。有时候是精准的打击,有时候是严丝合缝的检查、拒绝,有时候是不容辩解的命令、要求,有时候是含沙射影的批评…… SHAPE \* MERGEFORMAT
关心孩子怎么这么难?
父母为什么不问:“你笑眯眯的,有什么开心事儿呢?”“哦,看你表情严肃,碰到什么问题了?”“游戏赢了没?对手厉不厉害?”因为大人心里往往装满了自己的江湖,当然,江湖再拥挤,也要带上孩子的作业。于是,可以拿出来跟孩子随时沟通的只有“作业做完了没”。
关心作业当然没错,但只关心作业就不对了
作业的正当性毋庸置疑。但是父母把这个正当性用到如此极致的程度,会不会伤害作业,伤害孩子,伤害亲子关系呢?在咨询中,我常看到亲子间的对话,三句不离作业。诸如作业有没有完成,作业有没有交,作业有没有出错。又或者这样的感慨:你的作业啊,一看全会,一做全错!你的作业啊,连最基本的这几个字都不能写好看,我都没心情关心对错!……
听他们的对话,我感觉孩子就像一个作业机器,作业以外,诸如开不开心,害怕什么,担心什么,惦记什么,渴望什么,关心什么……都不重要,都入不了父母的法眼。但是,世界就是这么公平。父母只关心孩子的作业,孩子也不会关心父母。咨询中也常听父母抱怨孩子不关心自己的冷暖,不体谅自己的辛苦,不跟自己说心里话,或者说孩子冷漠,说孩子只会要钱,说孩子没有学习动力,不积极上进,说孩子让自己操碎了心……我的导师胡玉顺老师曾说:家庭教育就是酿酒,自己一点一滴的酿,不管最后酿成的是苦酒还是美酒,都得自己一口一口喝下去。当时听着没有特殊的感受,看过很多家庭的事实后,才深刻体会到其中的妙意。
“作业做完了吗”这句话,如果表达的不是关心。那可能是一个屏障,隔开自己和孩子,可能是一个拒绝,拒绝和孩子的亲近,可能是一个命令,命令孩子停下手中的事……可是,事实是,我们关心孩子,孩子才会关心作业。我们关心孩子,孩子才会关心我们。
不能问“作业做完了吗”?不是。
在问作业之前我们先扪心自问(注意:一定是扪心自问):我真的是在关心孩子吗?如果是,那就大胆地问。如果不是,那就先关心孩子本身,然后再问。如果你真心关心孩子,那就关心他:今天天的心情怎么样?他希望参加什么活动?他喜欢跟谁在一起?他跟你在一起的时候,能不能畅所欲言?他为什么开心,为什么难过?……如果你想看到孩子,那就请看到他:为什么而心满意足、平静而强大?为什么而垂头丧气、老气横秋?为什么而两眼放光、欣喜若狂?……如果你真的关心了孩子,作业,孩子自己会关心的。如果你真的关心了孩子,父母,孩子自然也是会关心的。
文章来源:当代家庭教育报
作者:瑛子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