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上同学都有!”孩子爱攀比,你的第一反应太重要了
物质欲望是人之常情,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不可避免。生活中,家长们常常发现自己的孩子有攀比的心理:
“妈妈,xx买了新的玩具,我也要买!”
“我的同学都穿这个牌子的鞋,你给我买吧”。”
“我们班好多同学都去旅游了,你为什么不带我去!”
一听到孩子说类似的话,家长们夹在中间,十分为难。
买了怕孩子爱上攀比,不买又怕孩子自卑,不知道到底该如何应对。
一、看清孩子攀比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
面对孩子的攀比,父母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孩子是不是太虚荣了?总觉得孩子学坏了,拿着父母的钱,去外面炫耀、耍帅,是赤裸裸的虚荣和嫉妒。其实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有个高中生想要买篮球鞋,一双就要小几千块,家里人就很不理解。孩子急了,列举班上谁谁有、谁谁刚刚买了,他控诉父母:“为什么别人都有,就我没有?”这样的控诉,表面看是无理取闹,但却藏着孩子内心深处的心里需求。很多孩子想要名牌,是想要获得同龄人的关注和认同,觉得有了这些东西,他和同学之间的共同点越多,越能融入进去。这双鞋,就是他融入同龄人的通行卡,和同学之间有共同话题可以交流,其本质是渴望友情,害怕被朋友被孤立。简单来说,孩子就是想在社交圈里证明自己的价值。光看这个出发点,孩子是没有错的。这时,父母简单粗暴的指责和拒绝是没有用的,反而会加深孩子对这些物质的渴望,表达对孩子的理解才是父母该做的第一步。做好了第一步,我们再来具体分析。孩子提的要求,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种:第一种,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要求;第二种,无法实现的要求。
二、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何应对孩子的攀比心理?
1. 了解他到底为什么想要这个东西
比如上面那个想要名牌鞋的孩子,其实他想要的不是鞋,而是同学的关注和友情,大人这次买了鞋子,下次孩子还会有提新的要求,因为他的诉求并不在于鞋。作为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对朋友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善良和真诚,没有这些品质的孩子,不管他们拥有多少钱和东西,都很难交到知心的朋友。这些道理要讲给孩子听,同时也要给孩子一些社交上的建议,帮助孩子获得真诚的友谊。
2. 引导孩子想一想这个东西是否真的需要
面对孩子喜欢的东西,我们要帮他学会取舍和节制,引导孩子思考这个东西是否真的需要。比如孩子想要新款滑板车,可是家里明明上个月才买了一个,那么你就可以跟孩子说:“妈妈知道你很喜欢,但是你仔细想想,它真的是你需要的吗?你买了新的,旧的车子又占地方,又不能陪你玩,是不是很浪费?”要让孩子知道,生活中的大部分的物品,应该是按需购买,而不是按欲望购买。这种适度的拒绝,不会伤害到孩子,反而会让他们看到欲望边界。
3.让孩子花自己的零花钱买想要的东西
面对孩子各种各样的要求,还有一个办法是让孩子自己存钱去买。如果孩子有特别想要的东西,大人可以每周给适量的零花钱,让孩子自己支配,提醒孩子慢慢存,攒够了再去买。看着数额的增长,让孩子对金钱金额才会有更真实的理解,不知不觉中,就有了储蓄的习惯,这样孩子既能明白积少成多的意识,也能意识到金钱的来之不易。而且在存钱的过程中,孩子对东西的欲望也会慢慢变淡,时间久了,他可能也冷静下来了。如果孩子的愿望是合理的、无伤大雅,满足孩子也无妨,不用过度担心孩子养成虚荣的心理。
三、面对无法实现的要求家长又该怎么办呢?
群里有位妈妈也有过类似的烦恼。孩子被班上的同学邀请到家里玩,同学的家是个豪宅,还有专门的游乐场,孩子玩得特别开心。妈妈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孩子一脸疑惑地问:“妈妈,我也想住这样的大房子,我们可以买吗?”妈妈被孩子问住了,不一会,她冷静下来,问孩子:“同学家的房子很大很漂亮,你玩得很开心是吗?”孩子点点头。“那你现在跟爸妈住在家里小房子,是觉得不开心吗?”孩子摇了摇头。妈妈笑了笑:“你看,我们开不开心,并不是因为房子的大小。一家人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家虽然小,但我们一家人也很幸福啊。”“妈妈也想住进大房子,但是我们现在没有那么多的钱,不过没有关系,爸爸妈妈努力挣更多的钱,宝贝也努力学习,我们以后争取搬到更大的房子。”妈妈这番话,成功解开了孩子的“心结”。 第一,她很坦诚。直接告诉孩子家庭的真实经济状况,我暂时没有能力满足你。第二,没有向孩子哭穷,没有让孩子失去信心。让孩子知道,只要努力,孩子将来依然也能住更好的房子。许多父母在面对孩子的物质要求,遇到不能满足的情况时,要么回避,要么哭穷,要么就是觉得孩子的欲望是可耻的。其实我们可以像这位妈妈一样,对孩子坦诚一点,不要对孩子的问题躲躲闪闪。买不起,并不是丢人事情。知乎上有一个提问:“当孩子向家长索要昂贵物品时,怎么办?”有一个答主总结了三个关键词:正能量、尊重、坦诚。的确,父母不需要人人都是大富翁,但至少对孩子要诚实。我始终认为,物质、金钱上的教育就是家长价值观的体现。如果大人在面对金钱物质上面有良好且平和的心态,孩子就不会过度地追求物质享受、攀比虚荣。
本文选自:钱志亮工作室 作者:钱志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