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的六大心理基础(二)
安全感的第三个基础建立在前两个基础之上,也就是说与父母的关系可以让他们在情感上有所维系,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不会有孤独无助的感觉。
孩子必须学会专注并与他人建立关系,才能更好地与人交流。六到十八个月大的婴儿已经学会用非语言的方式与人沟通,比如微笑、皱眉、伸手指、扭动身体、发出咯咯声以及哭泣。通过这些方式,婴幼儿能够表现自己,采取主动的行为,并发现自己的举动获得预期的回应。孩子发出声音,父母也发出声音进行回应。孩子伸手拿父母手中的哗啦棒,而父母则微笑着往后面移动。这些有目的的双向沟通,让孩子开始感觉到他有能力做某些事,并且也帮助孩子建立起了对现实的认知。当孩子为别人做出某个动作,而对方也给予回应时,他开始感知事情如何开始及怎样结束。伸手拿哗啦棒的是孩子,递出哗啦棒的是父母;发出声响的是孩子,回应声响的是父母。孩子借此感知除了自己以外,还有其他外物的存在。与此同时,孩子开始对外部世界产生感情并做出反应。这些将帮助孩子学会理解别人发出的信号,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哪怕是无言的沟通。
对于具有安全感的孩子来说,“双向沟通”是他们诸多人格特质的构成要素。缺乏这种能力,儿童将很难形成正确的自我知。举例来说,如果孩子发出声响,却没有人给予回应,或伸出手去够东西,却没有人递给他,那么他将会感到不知所措。因为孩子发出的信息得不到回应,将使他们不确定自己到底该怎么做。孩子们对自己的感知,以及对外部世界富于逻辑性的感知也会大打折扣。如果他们不断尝试,却始终得不到回应,那么他们就可能放弃,并且变得无助甚至消极。
懂得与他人沟通进而获得想要的东西
成熟的同理心就是:懂得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领会别人的感受,比较别人和自己的看法,然后盘算出解决冲突的可行之道。
能够成功地对周围的人施加影响,是儿童内在安全感的重要部分。十八个月大的婴儿,已经懂得识别非语言信息,并且会使用它们以得到想要的东西。例如,当爸妈下班回家后,他可以从他们的面部表情或手势得知,父母会立即到地板上陪他玩,还是会再等会儿陪他玩。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学会打量新近认识的成人,能感觉出他们是安全、友善的人,还是危险、刻薄甚至不喜欢他的人。
了解和懂得使用非语言信息的孩子,比其他儿童更能领悟人类的基本互动和沟通。在学校里,他们倾向于与人合作而且积极主动。他们能够领会无言的暗示,也能弄明白让其他孩子困惑的原因。在非语言沟通方面存在着困难的儿童,很有可能在学校里困难重重,甚至交不到任何朋友。
不理解他人暗示的孩子,很可能扭曲或误解信息,且无法以适当的行动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能够利用手势进行交涉,并最终使用语言解决问题,可以促进儿童的安全感。当刚学走路的幼儿看到一个玩具时,如果他拉着爸爸的手指向架子上的玩具,并要求他抱着自己去拿,那么他就是在学习应对和解决问题。他了解整个过程如何运作,同样了解如何分步骤地达成目标。如果爸爸愿意帮助,与孩子一同探索,那么孩子自然而然地就能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性。如果一个孩子擅长讨好别人,央求妈妈不管多忙都抽空抱抱他的话,那么他也是在解决难题。如果孩子拿着一本书走到爸爸跟前并眼巴巴地望着他,那么爸爸自然会无法拒绝;即便他再忙,也会坐下来陪他读书。相反,如果爸爸不确定孩子需要什么,而孩子只会哭着死缠烂打,逼迫爸爸给他买东西,往往会导致父子关系日趋紧张。这样的结果往往让孩子感到生气、恼怒,甚至变得情绪消极。
很明显,这种与人沟通的能力,非常有助于孩子建立安全感。他不需要苦苦等候和期待他人,他完全可以自己创造安乐毯。也就是说,孩子可以通过与照顾者的交流,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要想做到这一点,家长们必须反应敏锐,尤其是从孩子很小就开始。当孩子越来越会讲话时,他会在不同的成人中试着寻找看谁没有反应。但是,一个刚学走路的幼儿会依赖父母或其他照料者充当伙伴,进而强化这种沟通技能。
当孩子不具备这些能力时,就会在心中埋下不安的种子。比如一个孩子,弄不明白由A 到D 的步骤,想不出办法取下放在架子上的玩具,或不知道如何表达愤怒的情绪,而只会咬牙切齿、大发雷霆,都会让他自己明显处于被动的境地。懂得与他人沟通进而获得想要的东西,会让儿童在复杂的世界里更有自信。如果不具有这种能力,则会让儿童产生极大的不安。除非孩子的全部需求都非常简单,否则缺少这些技巧势必会让他难以得到满足。至少孩子必须懂得透过面部表情以及随后的话语表达内心的忧虑,并且他们必须找到适当的方法去寻求父母给予安慰和呵护。不过,对孩子们来说,这可能很简单,就像是想办法获得正在看报纸的父亲的拥抱一样,并不需要多少技巧。
说出想法,表达情绪
请通过尊重每一个孩子的身体特质和文化个性,来帮助他们合理地思考,了解这个世界。
当一个孩子说“我想要那个玩具熊”,而不是直接伸手去抓时,他就是在运用象征符号。当孩子们说“给我那个”“我很高兴”或“我很难过”时,他们就是在用思维取代行动(踢或打)。他们不仅仅是体验到了情绪,而且体验到了与这个情绪相关的想法,并可以将其诉诸语言或者假装游戏之中。
能做到这些的儿童,已能尝试将心理、身体和情绪合为一体。我们可以在儿童玩过家家的游戏中看到他们表达情绪化的想法,比如拥抱或处罚洋娃娃,假扮探险者兴奋地奔向月球等。幻想的能力是孩子发挥创造力的基础。当孩子们被要求编讲故事,或者猜想另一个孩子可能有什么感受,或者理解老师所读故事的意义时,实际上正是要求他们发挥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许多孩子(还有成人)在运用这种能力时总是困难重重,他们总是一有情绪就立即诉诸行动:“我一想到,我就会去做。”他们会逃避假装游戏,或者避免诉说自己的情绪,因为害怕一旦承认心情不好,就会忍不住爆发。我发现,通常情况下,无法控制好斗倾向的孩子,经常难以承认自己的情绪,更不会通过语言表达情绪。相反,他们会直接诉诸行动,通过运动神经系统发泄情绪——打人、咬人、推人。有时候,可能是因为他们过于焦虑,才会造成这种表达的困难。但也有一些孩子从来没有获得过这种表达情绪的能力。
他们没有学会首先明确自己的意图或情绪,并以此来延缓行动或深思行为的后果。他们不能确认自己内在的意图和情绪,也不能坚持足够长的时间,去想出不同的表达方式。认不出自己的意图和情绪,只知道采取行动的儿童,更加容易用侵犯行为应对挑战。
如果想知道你的孩子是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可以寻找机会问他的感受。比如在他的东西被别的孩子拿走时问:“发生这种事情,你有什么感受?”如果他选择直接对那个孩子动手或者表示说“我想踢他”,那他并没有向你展示他说出想法表达情绪的能力。然而,如果他说“我要气疯了”,而你回应说“那么当你气疯了时,你想做什么?”他说“当我气疯了时,就想打人、踢人”,这时,孩子就达到了另一个阶段,即围绕感受形成想法的阶段。
孩子们学习表达情绪,是通过日复一日的体验进行的。自发的沟通,会帮助儿童练习使用语言来表达情绪(如“我现在就要那个玩具!”)。当孩子听到别人在某种情境下使用语言表达情绪后,一旦他自己经历同样的情绪时,就会尝试着用语言表达。如果孩子通过努力能让别人感受到自己的情绪,那么,孩子的语言与情绪表达之间的联系会进一步加强。对于具有安全感的儿童来说,他们身上的许多人格特质,都依赖于类似的这种能力。孩子有能力讨论各种情绪,会起到巨大的帮助作用,尤其是在他遭遇压力的时候。可以说出想法的儿童,能够在虚拟的假装游戏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内心感到害怕的儿童可能假扮坚强的角色,譬如扮演警察将坏人抓进监狱,或者找来三只大熊保护自己。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孩子都是在为心理困扰寻找解决途径,以克服内心的无助和恐惧。
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联结各种想法的能力
在两岁半到三岁半之间,儿童会将不同种类的想法和情感联结在一起。比如他们会说“我很生气,因为你不来和我玩”,或“我很高兴,因为乔治人很好”。这意味着他们能将一段时间内的两种情感联结起来,并且认为其中一个是导致另一个的原因。不仅如此,在儿童玩过家家的过程中我们还会看到:孩子们开始策划故事情节——将两组想法连在一起。例如,孩子们安排几个玩具娃娃互相打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为了某种原因。比如说因为有一辆汽车被坏人偷走,现在警察努力将这辆汽车找了回来。儿童这种在某种情绪水平下,联结想法的能力,为以后他们的逻辑思考能力打下了基础。当他们懂得在各种想法间搭起桥梁时,就能对自己的情绪体验进行梳理和分类。人的思考会反映个人的情绪体验,就像之前提到的,我们关于时间、空间和数量的观念,如同个人的喜好和看法一样,常常始于主观体验。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懂得区分幻想和现实的不同,亦即幻想是“内在于我的事情”,而现实是“外在于我的事情”。这种能力促使儿童学会控制冲动,并让他们认真考虑自己的行动计划。“如果我对某人做了不好的事,可能会伤害到他,而我也可能受到惩罚。”儿童开始了解这个世界运转的逻辑方式,即行动都会产生后果。
影响儿童逻辑思维发展的因素包括:独特的体格体征(如身体对感觉的反应和处理以及组织回应),以及包括家庭、社区和文化等环境因素,还有儿童在每个发展阶段与照顾者及同龄人之间的互动。学会逻辑思维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途径,并且不同的文化通常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但是,不要将这些发展误解为旨在培养具体的信念或想法。我们在此探讨的是如何帮助儿童学会交往、沟通及思考,而不是具体的信念。我们重点要强调的是,通过尊重每个孩子身体上和文化上的独特性,帮助他们学会有逻辑地思考和了解这个世界。
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联结各种想法的能力,是儿童安全感的另一种基石,能让他们感到安心。能做到这些的孩子,可以弄清楚这个世界是如何运转的,以及他需要怎么做才能改变让他感到害怕的情形。在遇到看上去危险的人时,他知道最好寻找信得过的成人帮助。大部分的儿童本能地知道这一点,但是在面对额外的压力时,还能冷静地想到这一点的孩子,更可能找出行动计划或解决办法。
在其他许多方面,逻辑思考的能力同样有助于儿童建立安全感。它还是判断力、计划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如同我们在下一章所讲,逻辑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儿童与同龄人更好地交流。换句话说,对一个幼儿园(三到五岁)的孩子来说,若要让他能够完全地参与到幼儿园、同龄小伙伴以及家庭生活中去,并且学会数字和字母,他必须具备思考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他才能应对让人害怕而又充满压力的新情况。
和孩子长时间地进行观点鲜明的谈话,帮助他说出自己的观点,能帮助儿童发展出逻辑思考能力。在本章的结尾,我们会有很多这方面的例子,去深入地探讨如何促进婴幼儿这些关键能力的发展。
对于婴儿和学龄前儿童来说,以上这些是他们得以建立安全感的六大基石。但是,如果这些基石并不结实,或者当压力大到让儿童们焦虑、苦恼或出现完全无法控制的其他情况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接下来,我们会探讨这些可能的情况。我们将确认哪些是最常见且最重要的状况,并探讨相应的解决之道。
婴儿和学龄前儿童苦恼与不安的共同征兆通常,婴儿和学龄前儿童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喂养、饮食和行为问题,显露出内心的不安。他们会通过父母的反应感觉到焦虑,而不是通过理解外界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学龄前儿童会记住一些事情的场景,并在他们的假装游戏以及口头表达中显现出来。在这一节里,我们将观察儿童不同类型的行为,看哪些行为能反映出儿童内心的苦恼或者不安。
过分忧伤
婴儿和学龄前儿童会通过父母的反应感觉到焦虑,而不是通过理解外界发生了什么事。
有些儿童,尤其是较大一些的学龄前儿童,在难过的时候会看起来非常伤心。他会假想问题非常严重,并很早就显得忧心忡忡。比如他可能担心母亲或父亲不会回家,或自己在学校发生什么事。他会显得神情哀伤,而不仅仅是忧虑。
这样的孩子往往需要额外的关怀和更多的支持。他需要大量的锻炼,以学习如何让自己变得自信并能够解决问题。这样的孩子经常会隐藏许多愤怒的情绪,因此在玩假装游戏时,家长应该提供机会让他表达情感,尤其是游戏中包含不好的事情时。在父母额外的关照下,孩子会学着控制局面并能适时地表达愤怒。久而久之,孩子的忧伤通常就会慢慢消退。当然,如果家庭环境不能让孩子停止忧虑和哀伤,那么家长就必须了解儿童内心真正的需求,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好斗和过分冒险
有些孩子会显得行为冲动而且好斗,常常搞破坏。有一些孩子生性活跃,喜欢冒险,但是行事鲁莽,往往不计后果。比如从很高的地方往下跳,在街道上追逐打闹等。还有一些孩子不在乎其他人的感受,例如,随便拿走别人的玩具,而毫不在乎对方是否生气。
孩子具有类似的行为,往往是某种压力所致。如果孩子的这种行为日益严重,甚至变成既定的行为模式时,家长一定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这其中的关键是,家长应该立场坚定、态度温和地给孩子的行为设定界限,同时与孩子进行更多的互动。要知道,这类孩子需要更多温暖的沟通,才能学会回应别人以及环境的暗示,进而才会做出更好的判断。
有一种游戏叫“规矩游戏”,家长可以用来帮助孩子练习。玩这种游戏时,家长分别要求孩子快跑,然后慢跑,接着以超级慢的速度走路;或者要求孩子大声击鼓,然后轻敲,最后以超轻的方式打鼓。通过这种游戏,可以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经过类似的训练,儿童的言行举止会越来越规范。
华夏出版社
作者:斯坦利•格林斯潘
无须言语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