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娃越来越科学,家庭矛盾越来越多?
心理打开手机,这类信息总会出现在我们眼前:“这样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孩子拖延不积极的沟通之道”,“这三个习惯正在毁掉你的孩子”,“不以成败论英雄,以色列妈妈这样给孩子定义成功”,“给孩子的阅读指南,假期必看”,“假期里最受孩子追捧的户外运动”,“热爱太空的孩子,想象力有多强大”,“爱读诗的孩子拥有高配的人生”……
你有没有想要点击的冲动?抑或,点击已成为条件反射?
科技的迅猛发展,使我们获取育儿知识的方式越来越便捷,我们眼前涌现出各种教育理念,耳边充斥着各路专家、乃至学霸父母们的声音。这固然拓展了我们对教育的认识,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育儿范本,但也使得养育下一代这种源于本能的事情,变得越来越耗能。父母们热情不减,投入不小,受益却不大,家庭矛盾也不少,以至于有二胎的父母调侃道:老大照书养,老二当猪养。
问题其实不在于“照书养”,而在于“书太多”。每个家庭成员背后都站着一个“专家团队”,大到教育理念、小到学习报班、细到行为习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有可能成为引发家庭矛盾的导火索。
我们是如何陷在这样的困局里的呢?或许,我们可以利用冲突来了解自己和家庭。
一、一人盲从,全家受累
在孩子的养育中,妈妈通常占主导,积极关注各类育儿信息,全城搜罗好的教育资源,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培优班。比较极端的例子,有幼儿园的孩子报了7个兴趣班,比小学生还忙碌;有的孩子同时上两个幼儿园(一三五在外国语幼儿园,二四在传统幼儿园),只为日后报考外国语小学打基础;也有一二年级的学生,因为报的班太多,每周四下午要请半天假,在家完成各培优班的作业。
爸爸通常比较佛系,虽然不太赞同,但也不反对,反正自己工作忙,也没有时间管,努力赚钱就好。接送孩子的任务就落在了老人身上。老人心疼孩子也心疼钱,每天接送又十分辛苦。时间久了,自然会有不满。
我们不停地追逐各种育儿理念,不断地尝试各种育儿方法,习惯了让别人来主导自己的生活。我们的内心住了太多的人,让我们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有没可能,这本就是因果倒置——不是我们不知道要什么,而是我们害怕做决定、害怕承担后果、害怕面对自己的脆弱和无力,才邀请了“众人”的进驻。
另一方面,当我们将更多的时间和注意力放在了浏览各种育儿知识而非陪伴孩子上,或许又暗和了我们潜意识里害怕高浓度的融合、想要回避亲子关系的需要。
二、自己没得到的,孩子一定不能缺
每个人的成长都有缺憾,养育孩子给了我们修复自己童年的机会。虽然教育理念众多,但我们选择认同哪种理念,却与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如果我们从小被严格管束,就会更认同快乐教育;而如果我们小时候得到的关爱较少、因学习受阻而失去了一些机会,我们就会更认同竞争型教育……
我们会不自觉地在自己缺失的地方给予孩子双倍的满足。这样做至少有两种意义:既可以在象征层面修复自己的缺憾,又可以“穿越”时空、对父母表达不满——你们为什么不这样养育我?
这时,持有不同意见的其他家庭成员,很可能被我们当成儿时父母的“替身”,将他们视为成长的阻力。
比如,一个从小在父母“唯成绩论”的教育下长大的妈妈,会给自己的孩子更大的自由,并对所有的约束都保持高度警觉。如果这时爸爸在学习上对孩子提出要求、甚至给孩子一点惩罚,就会激起妈妈强烈的情绪。妈妈会过度放大孩子的脆弱,担心孩子承受不了学业的重压和爸爸的指责,会像自己小时候一样受到难以修复的心理伤害,从而引发夫妻间的矛盾冲突。
三、年轻父母的独立宣言
“别的事我都可以让步,但孩子的事,我是不能退让的。”当与家人发生冲突时,我们是不是有过这样的想法?这句话里包含着年轻父母们的“独立宣言”——我的孩子,我做主。
人生中的每一个重要的阶段,都给了我们完成心理独立的机会。养育孩子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机会之一。成为父母,让我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自己的主体性。
如果我们与其他家庭成员的观点有冲突时容易激动,但凡老一辈的观点都觉得不对,这恰恰反映了我们的内心不够独立。我们潜意识里需要以否定别人来加强自我的存在感和独立性。这种心理有点类似于青春期的孩子即便,明明知道父母的某些观点是正确的,也一定要反其道而行,不撞南墙不罢休、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那股劲儿。
四、孙子当儿子,子女变弟妹
这类情况大多出现在年轻人忙于工作而不得不请老人帮忙带孩子的家庭。年轻人的初衷,只是需要老人在自己工作时帮忙照顾孩子的起居,并不打算让老人承担孩子的教育职责。
老人却很容易反客为主。他们会认为,你们请我来带孩子,就说明你们自己搞不定,那就要听我的。另一方面,在父母的眼里,孩子长多大也仍旧是孩子,因此对年轻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想插手,时不时忍不住要评论指导一番。请他们来带孙子,他们会把孙子当儿子,理所当然地会在养育上有更多自己的主张,哪里听得进年轻人的话。
如果年轻人在带孩子的事情上,只强调权力、不承担义务;或者在经济上也需要老人的资助,那么,不让老人插手孩子的养育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了。虽然说,心理的独立才是真正的独立,但如果经济上都不能独立,“吃人嘴短”,怎么着都会有些底气不足。
这样的养育模式,呈现出两代家庭边界不清的状态。表面上看,大家在意的是谁的观点更正确,实际上是在争夺家庭中的主导权——谁才是新家庭的家长。科学的育儿理论只是升级(伪装)了的斗争武器。
五、看见孩子,和而不同
当家庭成员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彼此的争论上时,便遗忘了孩子这个本该是最重要的主体。
其实,古往今来,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有可能成就一个孩子,也可能废掉一个孩子。关键不在于方法,而在于人。教育的本质,是人对人的影响。家庭成员间呈现出怎样的互动关系,才是教育的核心。正所谓,“言传不如身教”。
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成长经历,可以成为冲突的来源,也可以是相互给养的资源。多一点对自己的觉察,放下毁灭性幻想,借助对方与自己互补的一面,给自己的过度补偿“刹车”;坚守新家庭的边界,不带敌意的拒绝,始终将夫妻关系放在第一序位,坦诚交流,争取支持。在育儿这件事上,家庭成员间的“求同”比“存异”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当冲突不可避免时,切记不要把孩子卷进来。比如,让孩子做法官,评判是非对错;或者与孩子暗中“结盟”,对另一方的主张阳奉阴违……
关键不是回避冲突。刻意的回避很可能是在“蓄谋”更大的冲突。当冲突不可避免时,记得让孩子了解冲突的完整过程,包括起因、经过和结果。孩子能从中受益,了解冲突的客观存在,也能学习到解决冲突的办法。
(本公众号选自:曾奇峰工作室 作者:曾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