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心灵工作室
当前位置:首页  >  心海导航

孩子的分心策略|别急着赶走那只“白熊”

8/8/2020 7:21:37 PM    作者:管理员    757次浏览   

  1.一则留言

  一个十岁的女孩给我留言:“我现在在练习奥数竞赛,信息竞赛还有很多别的竞赛,可是就在这一个最应该抓紧时间的时候,我总是想玩儿手机。

  我其实是一个很自律的人,也很会集中精力的做一件事情,可是现在我一下子觉得我很想要在玩儿手机的时候把我所有的压力都给摔掉。

  但是我不能玩儿那么多手机,因为是在浪费时间……您有一些用来解压的别的方式吗?”

  这个孩子有着特别好的自我洞察,也很真实地反映出了很多孩子在遇到类似问题时的两难处境。

  我们常常羡慕那些“别人家”的孩子,自律、主动性强、有自己的想法、专注、懂得坚持,似乎一切都那么完美。然而他们和所有孩子一样,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他们也会遇到和大家同样的问题,会面临外来的诱惑,会有倦怠,有想要松懈的时刻,在困难面前也会沮丧。但他们普遍有着一些共同的特质:在困境面前,懂得自我剖析,积极调整,不停止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从不放弃。

  2.白熊实验

  在著名的“白熊实验”里,被试被要求在五分钟内“闭上眼睛,不要去想一头白熊”。当越是告诉自己不要这样去做,想起“白熊”的频率就越高,“白熊”的形象也越根深蒂固。心理学上把想要忘记的事称为“白熊”。

  实验得出一个结论:越是让自己不要想、不要做的事,就越会忍不住去想、去做。

  手机就是孩子们的“白熊”,在他们沉溺其中之前,我相信每个孩子都做过或多或少的思想挣扎,并不想让自己真的被裹挟其中。毕竟在几乎所有的家庭里,孩子在手机的使用上,都未被给予充分的“自由”。但有限的自由造成的心理稀缺,让他们欲罢不能。

  父母的要求,以及自己向好的初心,都会对手机使用的需求造成压抑,压抑“白熊”时,他们对自己说:不要用手机,坚决不要用手机。但这恰恰强化了“手机”在大脑中的形象。

  正如上面的案例里,这个孩子所说的那样:我想调整,我越是告诉自己不要玩,似乎越是做不到。

  3.自我分心

  有些孩子在“众多的诱惑”里沉迷,另外一些却成功地跨过了一道道坎,并从艰难困苦里收获了丰富的体验。

  一方面,孩子的自制力水平存在差异,但是有限意志力决定了那根绷紧着的神经不可能一直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每个孩子都会面临懈怠。造成孩子间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包含父母在内的整个家庭给予了他们怎样的情感支持。在某种程度上,父母的姿态决定了孩子的状态。

  面对“白熊”,压抑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上面案例的女孩在面对某个压力时,可能有10种不同的解压方式,而使用手机只是其中一种,我们要做的是不要限制其他9种的可能性。我们面对手机的姿态,是它和其中9种方式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不用强化,不用压抑,当我们在使用手机这个方式来解压时,也不用自责。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通过“自我分心”来拓宽自己的“渠道”面,挖掘自己的热爱,寻找积极的分心物,体验让自己轻松、愉悦的感觉。这个“分心物”,建议是和自己能力、兴趣相匹配的,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太复杂。

  比如,你不能要求一个没有运动细胞的孩子通过长跑来解压,而弹吉他可能是更适合他的方式。当他有能力去阅读更高水平的著作,“小儿科”也不能让他达到解压的效果。

  4.成人间的对话

  孩子不会突然就理解“自我分心”的应用,也不能概念化“白熊实验”的理论,他们更多地对飞速成长中的自己感到迷惑。父母要做的,是帮助他们了解自我,从而调动自我的力量去解自己这道题。

  迷惑的孩子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类型:

  1.不明白自己到底怎么了,困惑的是什么,只感觉一团乱,无法理清,也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取而代之的是长久的沉默,或者间歇的愤怒;

  2.可以清晰地分辨自己的困惑来自哪里,但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会积极“自救”,在语言的表达上也占据优势。

  不同类型的孩子,都可能遇到同样的问题。在青春期阶段,孩子的新旧问题往往会集中爆发。父母要做的,不是恐惧这些问题的出现,或者掩耳盗铃否定它们。越否定有问题这个想法,问题这只“白熊”就会以更强壮的身姿出现。问题也是机会,是通向成熟的闯关密码。

  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交流奠定了基础,这尤其在青春期阶段至关重要。但是好的亲子关系并不是指一直的风和日丽,它们也会经历猛烈的狂风暴雨。每次和儿子争论之后,我都发现我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又加深了一些,而他也从中获得新的认知。有时候,我们都会很保护,很珍惜这样的方式。争论不一定是坏的,当我们把孩子真正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像对待成人那样认真听他在说什么,我们会很惊喜,原来那个小孩已经长大了这么多。

  当他感觉到自己可以像成人那样和父母对话,在行动上,他也会努力去学习当一个“成人”。比如学习你想引导他的方法,比如不再强迫自己赶走那只“白熊”。

  (选自公众号:青春期手册 作者:橙子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