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里都是孩子,又唯独没有孩子
深夜,儿子房间稀稀疏疏的声音。不一会:爸爸,你快来听,外面好像有人在喊的声音哎。
爸爸睡得迷迷糊糊:都几点啦,你还没睡啊,快睡快睡。
我一骨碌爬起来,跑到电脑前记下这个选题。
(编外:爸爸看到这里肯定会说,你不要黑化我,我还理他了呢,比你假睡强,哈哈哈。)
1.眼里都是孩子,又唯独没有孩子
孩子讲述的是他当下感受到的世界,并想和爸爸分享,即便这是在深夜。爸爸关注的是这么晚了还没睡,影响休息质量,心里都是对孩子的关爱。两者都没错,但似乎哪里有些问题。
类似这样的场景,应该在很多家庭里都出现过。孩子手舞足蹈地分享在学校的趣事,爸妈问今天的作业多吗,什么时候能完成;孩子兴高采烈地对一双新款运动鞋发表功能演讲,爸妈说今天的晚餐好吃吗;孩子心情不好情绪低落,爸妈问你怎么不约朋友一起出去嗨;孩子打赢了一场游戏沉浸在胜利的喜悦里,爸妈问你今天运动了吗?
很多时候,我们会屏蔽孩子在说什么,想要什么,只关心自己心里的需求,虽然这个需求看起来也是为了孩子好。
眼里满是孩子,但却没有孩子的感受。
这个时候,我们并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真实、完整的客体,有身体,有灵魂,有喜怒哀乐。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我们在意的只是在心里虚构的孩子的完美形象,我们沉浸于此,乐此不疲。
我们看不见孩子的感受,一方面是我们缺乏感受的能力,但更多是我们运用父母的本能就能感受到,但是我们刻意忽略了。我们在孩子身上看到残缺的自己,这让我们逃避触碰,不愿意面对,转移话题是最好的方法。甚至我们对孩子的活力充满嫉妒,打压是最直接的方式。我们无须否认这一点,只需对此保持谨慎。
2.被全世界看见的光芒,和只有自己知道的感受
感受长期被忽视的孩子是空洞的。他感觉不到被理解,没有真正被看见。即便掌握再多学习、生活的技能,也无法弥补内心的黑洞带来的伤害。
我们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一个别人眼里优秀的孩子,是如何自己走上极端或者亲手伤害了自己的父母。他外在的光芒可以被全世界看见,但真正的内心感受只有自己知道。没有观众,不需要观众的地方,才是真正的自己。
这个真正的自己,如果被抱持,被接纳,不因为可视的成就而被定义,能真正被无条件认可和包容,所有的情绪都能被回应,他就会被滋养,在行为上也会有良好的反馈,反之,一些“抗争”就会发生。
比如,当孩子发出邀请,但是长期没有感受到父母情感上的关注,这种对关注的渴望,对自我价值的验证,并不会就此消失,相反可能会转化为更强烈的情感需求,一旦有诱惑,他很容易失去判断的能力,轻易就被吸引其中,如投入一段盲目的感情。
这可能正是父母“功利关注”带来的后果。流水线上的机器是不需要情感的,他可以马不停蹄,他可以创造巨大的“产值”,但他永远没有生命力。
如果有一天,你可以洞察到自己正在“功利关注”,一定要问问自己,此刻,我们关注的是孩子,还是我们自己。
3.对孩子以及他所关心的事,报以好奇
我们似乎很少再对孩子感到好奇。我们对他太熟悉了,熟悉到了解他所有的动作、习惯,以及潜在的语言。
当孩子到了青春期,我们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同在一个屋檐下,就像两条不会相交的平行线。我们无力重启我们的好奇心,或者找不到打开的缺口。
比如当孩子沉迷游戏,我们条件反射似的全盘否定,有多少父母会好奇地去看看那个游戏里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就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孩子身在其中是什么样的感受。比如当孩子追星,我们特别担心这会分散他的注意力,有多少父母愿意好奇那个明星到底有哪些优秀的特质,在反对之前有可能连那个明星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如果我们可以区分开他的心理需求和他的行为,真正了解他沉迷其中的事物,也许我们就可以打开那个缺口。有多少父母在批判孩子之前,尝试去玩过孩子在玩的游戏,了解孩子为之疯狂的明星,真正去试着了解孩子身处其中的感受,当我们想当然地对着孩子“盲打”,我们可以打中靶心的几率是非常小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越沟通孩子越反感的原因:我一点都没有被理解,我的感受根本没有被关注。
挖掘对孩子的好奇,可以帮助我们以更中立地视野去看待孩子,看待孩子的行为,理解孩子的需求。这让我们放下陈旧的“偏见”,关注孩子本身。
这也让我们放慢追逐的脚步,给孩子也给自己留出更多体验、感受的空间。
两条平行线也可以有相交的时刻。绝不侵入孩子的世界,但是如果他邀请我们的参与,我们要义不容辞全身投入。
(选自公众号: 青春期手册作者:橙子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