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和控制会教给孩子正确的行为吗?
一位家长抱怨道:“我的孩子总是不听话!我告诉他要好好吃饭,可他非要看着电视才肯吃。我告诉他要收玩具,可他非但不收,还把箱子里其他的玩具倒出来。我告诉他该刷牙了,他就和没听见一样,磨蹭到很晚才肯动。”
继续问这些家长:“当孩子不听话时,你会怎么做呢?”得到的答案是:
“罚他。”
“让他反省。”
“不让他看动画片。”
“对他吼。”
“冷处理,不再理他。”
那么,如果这些方式都用了,而孩子依旧如此呢?
“那还用说,说明罚得太轻。”
“让他反省更长时间。”
“不光不让他看动画片,还要没收他的玩具。”
1
当孩子不听话时,说教、批评和责备是父母常用的方法,虽然孩子表面上可能会暂时听话,但从长远的影响来看,孩子会变得要么退缩,要么逆反。
过度的说教、批评和责备会导致孩子产生两种心理反应:一种叫“超限反应”,一种叫“缄默效应”。
超限反应
超限反应是指由于外界刺激过多、过强、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上极度的不耐烦,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的现象。
举个例子,很多家长说“孩子怎么说都不听”,这往往是因为家长的“说”得不得当。
当孩子犯了错误以后,你最初的批评可能会让孩子产生一定的内疚。只要你的批评没有过度,那么一定的内疚感是好事,它会促使孩子考虑别人的感受和需要,反省自己的行为后果。
但如果你批评了几句,觉得还不够,继续批评,孩子可能就会感觉到不安。
如果这时,你的批评还不停止,就会导致孩子烦躁、反感,甚至厌恶、逆反。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在过度的说教、批评和责备中发生了。
缄默效应
当你过度地说教、批评和责备一个孩子时,他很有可能会选择保持沉默,不再和你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有的家长说:“孩子遇到什么事也不和我说。”
试想一下,如果一说就会换来说教、批评和责备,那为什么要让自己陷入这种痛苦之中呢?保持沉默,不表露自己真实的感受就好了。
2
除了说教、批评和责备,惩罚也是经常会用到的一种方式。
父母们期望通过惩罚孩子让他们更加听话,期望他们可以通过惩罚接受教训、学到东西,然而结果呢?惩罚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呢?
惩罚为孩子提供错误示范。
海姆·吉诺特博士曾引用一位母亲的话:“我已经意识到我的一个自相矛盾之处,那就是我经常使用的手段与我努力想从我孩子身上根除的毛病很相像——我会提高声音让他们不要吵,我会使用暴力阻止他们打架,我会对不懂礼貌的孩子很粗鲁,我会责骂说话不文明的孩子。”
我们一边谈着纪律,一边在做着与纪律相悖的示范。我们教给孩子“当有人激怒你时,可以惩罚他”。
当孩子犯了错误时,我们用惩罚的方式告诉他:“不要寻求积极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并不信任你能做到,只有随心所欲的吼叫和惩罚才能解决问题。”
惩罚有可能会让孩子消除对不当行为的内疚。
一位爸爸谈起小时候和他姐姐打架的经历。他记得当时打了姐姐,他的爸爸罚他不许吃晚饭。事情过后,他恶狠狠地对姐姐说:“这下好了,咱俩扯平了。”
惩罚试图让孩子承受痛苦,而孩子的精力和关注点恰恰被吸引到这些痛苦所带来的感受上,他们不再去关注对方的感受,也不再把精力放在弥补过失上。
惩罚破坏关系。
从本质上讲,每一种惩罚的方式都是在以破坏关系为代价。
当孩子犯了错误,父母对他们大吼大叫甚至惩罚的时候,他们会非常困惑和纠结——眼前的人,一方面是他们最依赖的爸爸妈妈,另一方面又是让他们产生痛苦的人。这种复杂、纠结的情绪会让他们很难受,所以,他们会哭闹、发脾气、打人、扔东西。
惩罚可能会让孩子抵触界限。
当你因孩子触犯界限而惩罚他的时候,他对界限不会有什么好印象。因为每次想到规则界限的时候,他从记忆中所提取出来的信息都是愤怒、恐惧、焦虑、不安的情绪。
为了逃避这种不好的感受,他会对本应遵守的界限感到抵触。比如收玩具,如果每次收玩具的场景都是充满对抗的和让人不安的,那收玩具这件事就会演变成一个问题,因为情绪记忆会深深影响一个人的行为。
惩罚无法让孩子对错误形成客观的认知。
惩罚对错误的定位是:“错误是不可饶恕的。”而我们真正要让孩子知道的是:“错误是帮人成长的,它让我们知道了以前不曾知道的东西。”
犯了错误并不可怕,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和面对错误。而惩罚不仅让孩子想要逃避错误,无法勇敢面对错误,更不利于错误的调整和解决。
惩罚可能会让孩子形成低自尊。
一个经常被惩罚的孩子不会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自然也不会有高自尊。而追求自我价值、获得他人认同是人的本能需要,所以,这些孩子在长大成人以后会把寻求他人认同作为自己的目标,这也使得他们特别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即使他们事业有成,也无法获得事业带给他们的快乐和价值,因为他们一心只想证明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同。这也是很多人虽然事业有成但仍然感到空虚和不快乐的原因。
3
如果不用惩罚就可以让孩子理解行为和结果的关系,让一个孩子的人格得以完善,让你们之间仍旧保持紧密的亲子关系,为什么不去做更多的尝试呢?
在家庭教育专家朱芳宜新书《读懂孩子的情绪》中有几个方法,你可以尝试下。
弥补过失
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修正错误。
家长不能急于批评、指责。我们应该传递给孩子的是客观地看待及面对错误的方法,让他知道错误并不可怕,它提醒我们要向前一步,做我们能做的事情比止步不前更重要。
对事不对人
有些孩子在犯错时会说:“这不是我的责任。”特别是在二胎家庭,孩子们经常会互相推脱责任,这种时候,我们不妨告诉孩子们:“不管是谁的责任,先把问题解决了。”或者告诉他们:“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要先解决问题,你们想到了什么办法吗?”
等问题解决之后,我们再和孩子探讨责任问题,因为孩子参与了问题解决的过程之后,会对自己更有信心,也更愿意去和家长一起探讨责任。
不要过度保护
父母的过度保护也会剥夺孩子体验自然后果的机会,阻碍他们成长。
有些父母害怕孩子在水泥地上摔跤而不允许他们奔跑,担心孩子打打闹闹会受伤而不允许孩子之间正常的嬉戏打闹。
他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孩子只有通过不断的尝试才能找到合适的尺度。只要没有危险就要允许孩子去体验尝试,这也是对自然后果唯一的限制。
关注行为背后的原因
如果你发现孩子扔东西的行为背后有尚未满足的需求,比如寻求关注、寻求独立,或者释放焦虑的情绪等,除了允许孩子承担行为的自然后果以外,你还需要根据孩子的需求提供适当的帮助。
文章来源公众号:中育心理
本文摘自朱芳宜《读懂孩子的情绪》,本书基于儿童发展心理学及心理动力学的重要理论,针对幼儿成长过程中无法回避的情绪管理和情商培养,通过有场景、有对话、有孩子与家长心理活动分析的具体案例,阐述了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及认知、情绪发展特征,同时给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