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自我伤害的青少年
1.自我伤害是青少年危机事件的预警信号
在《治疗自我伤害的青少年》中告诉我们,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实际上是个体为应对由家庭、同伴群体、学校压力等原因综合引发的精神痛苦而采取的策略。一旦他们开始割腕或者烫灼自己,他们的身体立刻向血液中释放内啡肽,产生麻木感或者欣快感。研究中很多青少年报告说父母既不能给他们提供情感支持,也忽视他们的感受,比如不听他们说话或者不尊重他们,在这些情况下,青少年就采用自我伤害的形式安抚、刺激自己,甚至更极端的情况下,该行为起到了自我惩罚的作用。其他一些青少年则报告说自我伤害行为“类似药物滥用”,它会使躯体产生麻木感并引起心理上的欣快感,他们在实施自我伤害后立刻感到放松。
近年来,在学校学习压力愈来愈大的形势下,许多青少年深感自己不能满足父母对他们抱有的高期待,同时又往往被父母误解为“没有志气”、“不能吃苦”、“不懂感恩”,在学校里则会被老师批评训斥为“不肯努力”、“害怕困难”、“经不起挫折”等等,好像俗话中说的是“耗子钻进风箱里——两头受气”。当这种内外压力达到心灵承受力极限、个体面临心境低迷甚至走到抑郁的边缘时,他们就很可能采取割腕、用烟头烧灼自己等行为来释放内心的痛苦。因此,自我伤害可以视为是青少年危机事件的预警信号。
2.家长对子女的自我伤害行为有误解
在《治疗自我伤害的青少年》的绪论中指出:大多数父母发现自己的子女正在自我伤害时,往往会非常焦虑并未孩子的安全担忧。为了减轻这种忧虑,父母会定期检查孩子的卧室和个人物品,严格限制孩子自主活动的机会。另一些父母则采用相反的方式,不是增加对孩子的情感支持和保护,而是表现出愤怒,斥责孩子的危险举动并忽视问题的严重性,认为这只是孩子在“引起别人注意”;或者变得很冷漠,对孩子的自我伤害行为不闻不问。后一种情况在因个人事业而晚婚的父母身上尤为多见,或者发生在正经历婚姻危机和离婚后冲突的父母身上。许多父母不清楚如何对孩子的自我伤害行为做出正确反应。因为这种行为很有威胁性,并且好像会带来生命危险。父母们往往会做出极端反应。一些父母变得过度保护,另一些则因为内疚而茫然不知所措,一些父母用训斥的方法告诉孩子这种行为的危险性,而另一些则认为这不过是在“故意捣乱”或是“引起注意”,并作为品行不端来处理。然而事实真相是,自我伤害行为是一种戏剧性的暗示,表明青少年的生活出了问题。
3.家长如何应对孩子的自我伤害行为?
作者在《治疗自我伤害的青少年》中向父母们提供了许多应对孩子自我伤害行为的操作方法,其中包括自我伤害状况发生后如何更好地接近孩子,以便了解导致该行为的关键应激源,有效安慰青少年子女的方法,以及减少将来发生自我伤害行为可采取的10多个步骤。其中比如:
(1)对孩子的过错,父母应避免以下行为:大发脾气,情绪反应过度以及让自己的焦虑进一步影响孩子。
(2)父母应留心孩子的意见,从中发现他们自己的哪些做法对孩子的自我伤害行为有影响。父母要避免训斥、吵嚷、羞辱、严厉而冗长的惩罚,在子女不在家的情况下检查其卧室,以及威胁送孩子去寄宿学校或者住院治疗。所有这些非产出性的养育反应,只能延长问题行为的复发,并产生其他发泄行为。
(3)孩子犯错之后,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要从错误中吸取什么教训,以便下次面对类似状况时正确应对。
父母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犯错误是因情况不同而变化的,不要认为孩子是在犯相同的错误。父母应该以鼓励和关爱的方式探究,孩子需要采取什么步骤以迅速回到正轨。同时,父母也应考虑自己能做些什么,并以最好的方式帮助孩子等等。
(节选自公众号“心海扬帆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