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的五个“不等于”
心理问题≠精神病
心理咨询在我国是一门起步较晚的新兴学科,人们对它有一种神秘感。在社会上,人们通常都是左顾右盼、鼓足了勇气才走进心理门诊,在咨询师的反复保证下,才肯倾吐愁苦;或是绕了很大圈子,才把真实的情绪暴露出来。因为在许多人眼里,去咨询的人很可能有什么不正常或有精神病。其实,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每个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及生活工作学习的不同方面,都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发展性问题如能得到恰当的指导,就能顺利地解决;若不能及时正确处理,则会产生持续的不良影响,甚至导致心理障碍。因此,心理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的,就这些问题求助于心理咨询并不意味着有什么不正常或是见不得人的事,相反,表明了此人具有较高的生活目标与自我发展需要,希望通过咨询师专业的帮助更好地完善自我,而不是逃避和否认问题。
心理学≠窥视内心
许多来访者(“前来咨询的人”简称)不愿吐露自己的心理活动,认为只要简单地几句话,咨询师就能猜出心中的想法,要不就表明这个咨询师水准不高。其实心理咨询师也是人,并没有什么特异功能窥见他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只是善于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来访者提供的讯息进行客观的分析与正确的处理,通过与来访者讨论找出存在于来访者身上的积极因素,并使之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解决问题。因此,来访者需详尽地提供有关情况,才能帮助咨询双方共同找到问题的症结,有利于咨询师做出正确的诊断并进行恰当的处理。
心理咨询≠无所不能
一些来访者将心理咨询师视为“开锁匠”,期盼能打开自己所有的心结,所以常常求诊一两次,若没有达到所希望的“豁然开朗”的心境,就大失所望;或将心理咨询师视为“炼丹师”,期盼能给自己一种“灵丹妙药”,让他“药”到病除:所有的问题、烦恼、症状都突然一下子消失掉,彻底地改变自己。其实,心理咨询是一个连续的、艰难的、长期的改变过程。心理问题与来访者的个性及生活经历有关,就像一座冰山,来访者没有强烈的求助动机、改变欲望,没有恒久的决心与之抗衡,是难以冰消雪融的,所以来访者需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心理咨询师≠救世主
一些来访者把心理咨询师当作“救世主”,将自己所有的心理包袱丢给他们,以为咨询师应该把它们一一解开,而无须自己努力、承担责任。他们也希望改变自己,却不愿付出努力。实际上,没有来访者个人的努力,其自身状况的改进是不可能产生的,任何改变的产生都需要咨询者与来访者双方的努力。咨询师只能起到引导、启发、支持、促进来访者改变和人格成长的作用,他们无权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愿望强加给来访者,更不能替来访者改变或作决定。因为咨询者不可能伴随来访者去应付一切他可能遇到的生活事件,更不可能代替来访者生活。
学校心理咨询≠思想工作
心理咨询作为一门学科,有着严谨的理论基础和诊疗程式,它与思想工作有本质的区别。思想工作的目的是说服对方服从、遵循社会规范、道德标准及集体意志,而心理咨询则是运用专门的理论和技巧寻找症结,予以诊断治疗,咨询师持客观公正、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态度,从来访者的角度而不是社会伦理道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对来访者进行成长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