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心灵工作室
当前位置:首页  >  心海导航

爱我别像老鼠爱大米

3/11/2014 10:21:44 PM    作者:张颉    3013次浏览   
        我在中小学生中进行亲子关系调查时,正值歌曲《老鼠爱大米》横扫完城市的各个角落慢慢淡去的时候,因此,许多的学生在听到题目时脱口而出:父母爱我就像老鼠爱大米。在笑闹过后,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经过了慎重思考,依然将形容男女之间爱情的“老鼠爱大米”,用来比喻亲子关系。原本以为学生是漫不经心、不负责任地回答,待得细细品味亲子间的关系后,,才发觉学生们的这种比喻原来是耐人回味的。

        毫无疑问,老鼠是爱大米的,只是在这种“爱”的外衣包裹下的是强烈的占有之意:我爱你,你是我的所有之物,我对你拥有绝对的支配权。这种“爱”是老鼠对大米的单向所有权的情感,至于大米对老鼠抱持着什么样的感情,则在无意中被忽略掉了,谁问过大米:是否喜欢、是否需要老鼠这样的“爱”?

        那么,我们的亲子关系呢?在中国数千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传统观念中,父爱子,子是父的所有之“物”,父对子拥有绝对的权力。尽管过了几千年,尽管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出台和推进,孩子在家中的地位早已非当日所能比拟,父母们极尽所能地爱孩子,“给孩子所能给的一切”,但是在这份浓浓的爱心之下仍然很可能涌动着的,是专制的暗流,所以才有“我生你、养你,难道还不能管你吗?”、“我是为你好,你必须听我的!”之语,也就有了孩子随之而来的“我知道爸爸妈妈爱我,可是我不需要他们爱”的叛逆心声。

        孩子并不是不需要父母的爱,他们要的是真正的爱、纯粹的爱,但是父母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标准给予他们的爱,在父母的主观世界中,孩子是和他们一样的成年人,父母喜欢的、孩子也应该喜欢;父母厌恶的、孩子也必须厌恶。所以,父母们常常按照自己预想的模子去塑造孩子、规范行为,一旦孩子不符合他们的模式时,就常常会听到家长的抱怨和指责:“你真没用!你看看人家某某某……”,而这也正是调查中学生反映的“最不喜欢父母说的一句话”。

        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说“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所谓真爱,就是把孩子当成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要,引导其发展,而不求私欲之利”。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才能做到“真爱”孩子呢?

1、求同存异

        如今的时代,生活节奏加快,价值观早已是多元并存,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们的思想总是跟随着社会变化,如果总想把我们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势必会使亲子之间的关系处于紧张状态,更何况如果孩子和我们的价值观一样,又如何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呢?因此,作为父母我们首先需要的是更新自己的观念,让自己也跟上时代的步伐,真正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其实很多事情换一个角度看,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

2、尊重认同

        父母虽然给了孩子生命,并花费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将他养育成大,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孩子是独立的社会人。因此,父母应该尊重子女的独立人格,尊重孩子的权利,以民主的精神、平等的态度帮助他们成长。

        随年龄的增长,孩子们会越来越有主见,他渐渐地知道什么是自己喜欢的、能做的,什么是不喜欢、不能做的。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犯错,谁又能说这不是成长的必经过程呢?每个孩子都盼望着自己的选择能得到父母的认同,这样,他能从这种认同中获得尊重和信心。只是可惜的是,在我们成人的眼里,选择常常是急功近利和“求私欲”的,为了所谓的“好将来”,我们常常否认和抹杀孩子的选择和判断,单方面地希望孩子能无风无浪地成长,却忘了不经历风浪,又怎能有能力面对未来的世界?

3、承认差异                                                                                 

        “人”字的两笔不处在同一个高度,本身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们常常无视孩子间的差异,更看不到除了学习以外的优点,相反,却常常拿自己孩子的劣势与别家孩子的优势比较,越比越生气,越比孩子越自卑。因此,承认差异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承认我们的孩子不同于其它人,二是承认孩子的身上既有缺点,也同样有许多优点。只有承认差异并正确地引导孩子发挥所长,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充满自信地面对未来。

4、适时引导

         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孩子毕竟是孩子,虽然有主见、有思想,但往往在处理事情时不成熟,容易冲动,因此在遇到问题时,他们还需要父母的帮助与引导。父母的引导应该是建立在对孩子的全面了解之上,站在孩子的角度,根据孩子的个人特点、兴趣爱好,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的利弊,给出我们的建议(而不是命令),记住:千万别擅自替孩子作决定。

       孩子需要的是自由、平等、尊重的爱,你给他了吗?(作者:厦门双十中学 张颉)